我感觉抑郁焦虑强迫症我都有
(2016-09-17 08:47:44)
标签:
高三抑郁强迫焦虑自己 |
分类: 心理问题疏导 |
亲爱的杨老师:
您好!我很喜欢您的博文。我是个准高三生,有一些心理问题请您帮我解决。我感觉抑郁,焦虑 ,强迫症我都有(我语文功底不好,下文叙述可能有些混乱,请原谅)。
从高二下学期开始,我就患了胃病,家里给我买了很贵的调理药,心里便有了一个负担。在学校,又突然头晕眼花,头疼,在外打了三天针不好。在学校量血压偏高,在家量正常,却坚持认为偏高,可能神经衰弱,总不踏实,总怀疑自己。我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我想扩大交友圈,却做不到,不愿与别人主动说话,却很想和别人包括女生说话。
我曾经4天连续失眠,甚至彻夜不眠,直到现在也没好。我很容易兴奋,有时左胸上部发麻发热又空虚感,胃部躁热有胀感,胡思乱想,像思考问题。我很怕死板,因为老师对我说学习要灵活些,可我就是弄不清灵活的意义。我怀疑自己言行的正确性,假设遇到一段话,想背下来,却怕效率低,可不背怎么办?反复难受。看了两次心理医生,一次,吃了十几天药,好点(他说可全好),第二次,他建议吃药,我不吃了,问他我怎么会这样,我该怎么办,他不告诉我,说我只要能静心学习就行,可我心里很不舒服,您看我到底需不需要吃药?看了您的博客,才知道自己是强迫症,才想到以前总感觉大脑打不通,无法注意眼前的事物,在生活中,刷牙有时都感到胃部躁热,大脑像思考问题的那种感觉,很难受。学习无法专注,晚上感觉快睡着的时候,又突然醒来是强迫症,这时往往就感到焦虑,烦躁,有时感觉走路都不自然。我顺其自然,却有时分不清自己是正常还是反常,有时总是在想这样是否是强迫,那样是否是强迫,您说胡思乱想时,大喝一声“停”这和克制有什么区别?
头一次给您写信,我很激动。开学就是高三,我很担心,请您指点指点我,谢谢。
这位同学:
您好!既然你提到了强迫症,那么我就有必要给你解释一下什么是强迫症。强迫症=正常心理现象+摆脱。所谓正常心理现象是说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强迫动作,比如明明已经锁好了门,可是总是觉得好像没锁,要浪费几分钟回来检查一下;明明已经做得很好的计划,非要一遍遍地检查是否有错误;无意识的摸兜里装着的钥匙或钱包;“假设遇到一段话,想背下来,却怕效率低,可不背怎么办?”;“晚上感觉快睡着的时候又突然醒来往往就感到焦虑,烦躁”等等,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强迫是组成人这个个体的一个元素。强迫,好比是人体血管中流动的红细胞一样,其本身并无好坏之分,且是人体所不能或缺的部分。而不同的表现来源于其数量的多与寡。过寡,则贫血;过多,则血液过于黏稠。所以,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在强迫的一个连续谱上。略微带些强迫,反倒是我们的健康必不可少的。很难想象,缺少了这样的元素,一个人的功能会是什么样,也许根本无法生存。
就像你“有时左胸上部发麻发热又空虚感,胃部躁热有胀感”这其实就是我们的身体在自我运行的时候所表现出的某种反应,这样的情况我也会有比如看书时间长了回头晕眼花,腿部长时间不动会发麻,吃了麻辣的食物胃部会出现燥热,生物三节律低潮的时候会出现身体、情绪和智力上的低落等等,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只要你不去在意它们,那么它们就不会对你产生什么不良影响,如果你去在意它、关注它、探究它,那么它就会紧紧地缠着你不放,你越是努力地克制它们就会越加的扰乱和麻烦你,进而让你感到很苦恼、很痛苦。这就是把正常的心理现象当作不正常的东西而极力摆脱,并产生强烈的痛苦的心理冲突,进入恶性循环的表现。
强迫症的治愈=放弃“摆脱”=接纳正常的心理现象=为所当为。所谓放弃摆脱,就是我们要知道自己这些表现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就像我们的呼吸一样,它是有其自身运行规律的,我们是不能人为控制的,让它自己以自己的规律去运行——用最通俗的话说就是我上面说的不去在意它、关注它、探究它,一句话就是不管不顾、不理不睬,做自己此时此刻所做的以及该做的事儿,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坚持把该做的以及所作的做好。慢慢地你心绪就会放松,对这些生理和心理现象的出现也没有那么恐惧和紧张了,久而久之,当你真正得到了放松之后,这种这些问题也就逐渐消失了。这说白了这就是心理医生所说的“只要能静心学习就行”意思所在。至于你说的大喝一声“停”这和克制有什么区别?关键的就是你要把自己的注意力立即放在吃饭、睡觉、聊天、学习、运动、逛街,扫地、洗衣服等等这些日常生活中你应该去做的事情之上,并努力把这些所要做的事情做好,根本就不用去再去理会自己的胡思乱想,那么久而久之,你胡思乱想的问题就会在你“为所当为”中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你说自己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其实你要知道的是我们每个人都会对别人是有看法的,无论好的看法还是不好的看法,这是非常正常的。但是我们活人是为自己的,是为自己的幸福和快乐而活的,所以别人怎么看那是别人的事儿,我们怎么做觉得舒服和快乐就怎么做(当然在不对别人造成伤害的前提之下)。每个人都有优缺点,受欢迎的人是自然呈现在大家面前的人,当然包括自己的缺点。如果我们总是想遮掩自己的缺点,那么就会出现你所表现的样子。
过去我也和你一样很在乎别人怎样看自己,后来学习了心理学之后,我知道了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他的生理、心理、行为以及灵魂的追求都是独特的,在乎不在乎只是他独特的表现和他自己的事,所以只要我们随心所欲的展示和表现自己就行了,所以我们也没有必要有意识的摆脱在乎别人怎样看自己,用自己的内心语言告诉自己:“在乎就在乎把,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其实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也挺好的,最起码让我在别人的监督之下,提高了展示自我的能力”“……”当你这样想、这样做的时候,你内心的痛苦也就会自然而然消失。
最后我送你几句话:没人总会关注你,就像你更多的还是关注自己,别人也同样如此;也没人会看轻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我们不必太关注别人,人在一起更多的是找到快乐,各取所需,以便更好的发展。人们努力探索,努力学习,努力改变生活面貌这是人的成长动力,当我们把目光和行为投入到了探索、学习和改变生活面貌之中,那么我们就会拥有最美好的生活!
以上仅是个人的一些认识和建议,你的朋友杨永龙敬请你批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