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只要涉及到竞争性的东西就会产生负面的想法

(2016-09-03 07:37:48)
标签:

杂念

做事高调

做人低调

目标

自信心

分类: 心理问题疏导

向东:老师,我想向你咨询件事儿,我一直认为我自己的内心挺强大,但是有个现象我一直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只要涉及到竞争性的考试啊、比赛啊,我都会怯场,并不是我怕自己做不好,而是怕我做好了别人会讨厌我,怕我做好了别人会陷害我,怕做好了别人会嫉妒我,怕做好了我不和群,但是一但我做好了、成功了,那种怕又没有了 。每次都是这样,过几个月要参加一场公司的面试,面试之前要笔试,我又开始担心了,老师 你能不能帮我分析一下这是为什么?

杨永龙:你要知道大脑是思维的器官,只要我们的生命不停止,大脑思维的功能也就不会终止,所以当我们的大脑接收到某种信息,比如看到了、听到了、嗅到了、触到了什么,那么它都会产生正面或负面的想法或念头,这些想法或念头是思维功能的反映,自然它也就是非常正常的心理表现了。由此来看,我们的大脑在接收了某些信息之后,出现某些古怪的、可怕的、肮脏的想法或念头也就会是必然的。既然它是大脑的功能的表现,这也就是说它自身是有自己的一套从发生到消失的程序的,也就是它自身是有自己的运行规律的。既然它自身是有自己的一套从发生到消失的程序的,那么就说明它是我们不能人为控制的。既然它是我们不能人为控制的,那么我们就必须遵循它、接受它让其自己走完自己的程序。在这里我给你举一个例子,假设我们把天空的云朵看作是我们的想法和念头的话,那么你说我们怎样做云朵才不会影响到我们呢?假设我们正在走路,突然刮起了一阵风,我们是停在原地看着风而抱怨呢,还是继续赶我们的路呢?是不是不管不顾、不理会它,继续走自己的路呢?答案显然是肯定的。你的念头和想法跟风一样,那你说是不是正常的呢?你的问题说白了就是涉及到竞争性的事情而产生的负面的想法和念头,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杂念。杂念在大脑中出现是必然的,每个人都会出现,当然杂念它有自己的一套从发生到消失的过程,是我们不能人为控制的,你接受它,遵循它,它很快就会走完自己的程序而结束,反之则不然。倘若你接受它存在,并知道它是毫无意义的“杂念”,不理会它,那么它将不会影响你,很快就消失了。反之,你去注意它,你去和它辩论等,那么你就会被它束缚。

解决的唯一办法就是不管不顾、不理会它,坚持做自己所做的以及该做的事,说得再清楚一点就是对其不管不顾、不理睬、不探究、不评价、不辩论,立即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此时此刻所做的或该做的事情之上去。也许刚开始的时候,那些困惑你的杂念或想法仍旧让你感到痛苦,但只要你相信它们是迟早会自然地消失的,并努力地去做好现实生活中你该去做的事情,那么这些杂念或想法就会在你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任何时候都要做到不管不顾、不理睬、不探究、不评价、不辩论,立即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此时此刻所做的或该做的事情之上去。只要自己该锻炼锻炼,该学习学习,该交往交往,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那么你的问题也就不成其问题了。

向东:老师,首先谢谢你对我的回复,真的非常感谢,我还有个一直困扰我的问题,还想给你说一下,一直困扰着我,我的问题是“怎么和这个社会相处”,我从两个方面来说明一下:

1、关于我的性格。我是个偏内向的人。脑子很单纯,反映慢,23岁。因为和周围人相处的时光不多,说话办事很直,有些人喜欢我的性格,有些人说我讨人厌,我的自控能力我自认为很低,还很爱自我得意,也不是很合群,做事手忙脚乱的。

2、再说说一些事情,给你提供一些细节,比如说今天,我和同事们一起做事情,我做的挺好,他做的不好,我得到了老板的认可,他没有,但是我笑了,最后我发现,周围人都在不知不觉远离我,还有很多人给我穿小鞋。我不是有心的,我已经觉得后悔了,每次都是这样,我真的想改掉这个自我得意的毛病,但是肯忘记怎么办?还有,我不会动脑子,有一次学校举行的发布会,几乎所有人都知道那是为我们学校一个教授班准备的,因为我在普通班。但是我在台上变现的很好,等我演讲我了之后,我意识到我范了个很大的错误,我没有压低自己,把他们班级给衬托出来,后来他们班级的一些同学,看见我就给我白眼,我知道我错了,但我不是故意的,因为我觉的,既然是教授,我想平等才是对他的尊重,所以就完全表现了下自己,我真不想和他们班级的人结下怨恨,因为将来的某一天或许会到一家公司工作,所以总是惹着,什么都是惹着,但是我并不讨厌他们,但是这些记忆想起来就头疼,我不知道怎么能扔掉,我感觉对我是一次很大的创伤。

杨永龙:活人为自己,是为自己的幸福和快乐而活的,就拿你所举的这两件事儿来讲,你的确做得很好,也表现了自己优秀的地方,表现的也非常好,并没有什么错误和毛病,至于别人怎么想怎么看,那是别人的事儿,我们掌控不了,我们也无需强求他们怎么样。

向东:但是有句话说的,要会做勇者,就像在公司里一样,你做都比你的主管好,时间长了能混好吗?

杨永龙:有句话叫做“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是说为人不可张狂,不骄不傲,不认为自己什么都比别人强,别人什么都不如你,谦虚谨慎。高调做事是指兢兢业业,做事尽善尽美,力求做到最好。就拿你在公司里把事情做得比主管好了,那么你要感谢主管领导的好、指点的好、帮助的好,同事扶持的好,这样一来无论是主管也好,同事也罢都分享你的成功,也表现出了你的谦虚,你自然也就收获了人气。这就是低调做人。所做的哪怕是细小的事、单调的事,也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出自己做好的水平,业余时间打扫一下卫生、帮老同事倒杯水,给人留下勤快的印象,又易于融入同事圈中,和同事们相处和谐,得到大家的帮助支持。不但要完成好属于自己的每一项工作,还要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这就是高调做事

向东:嗯好的,谢谢杨老师的指点,真诚的祝福。老师我平时挺没自信的,刚表现出一点自信就被别人给打击回来了,可能是我的方法不对,老师你能不能给点意见

杨永龙:自信心是靠自己的知识和悟性来获得的,首先根据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以及能从事的兴趣爱好盘点一下自己的优点,哪怕是很小的优点也不放过,做自己最拿手且最感兴趣的事,比如你剪纸的手艺不错而且对此也非常有兴趣,那么你可以用各色油光纸剪成各种工艺品并过塑点缀投放市场,只要打开了销路,那么你就取得了成功,这一成功也就提高了你的信心。

其次,做举手之劳就可成功的事,比如你在单位工作,经常做一些手勤脚快地事儿——位长者端茶倒水,尊重、欣赏和赞美他人等等,这样他人就会反过来欣赏、赞美和鼓励你,那么你也就在幸福、愉悦和快乐的情绪体验中获得自信心。

第三,通过自我设立目标、自我分析,自我激励和自我认可来获得自信心。针对“觉得我现在做什么事都是怕做不好”的情况,我们就需要自我分析的方法来提升自己的自信心。下面提出以下问题供你每天测验并记录得分(肯定则得1分,否定则得0分):

1、我是否很清楚、很明确地知道我所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首先从自己的兴趣出发)

2、我是否在脑中已看到我成功时的情形,以加强我成功的欲望?

3、我是否制定周详而具体的计划,并随时评估所执行的效果?

4、我是否决定了就马上去做,毫不迟疑,从不找借口拖延?

5、我是否充满热忱,而且能感染四周的人,把他们带动起来?

6、我是否心胸开阔,有容纳不同意见的雅量?

7、我是否常常乐于请教别人,吸收别人的智慧和经验?

8、我是否努力吸收专业技术和知识,永不满足?

9、我是否加强创意和想象力,以提高、扩大我的思考层面?

10、我是否经常利用潜意识的力量,帮助我解决难题?

11、我是否喜欢自己、肯定自己、信任自己、重视自己?

12、我是否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全力去发挥自己的长处?

13、我是否不断改善自己的思想、谈吐、仪态。使人人乐于亲近?

14、我是否注意并改进人际关系,以加强和谐的效果?

15、我是否运用沟通、协调,集合众人力量,达到众志成城的效果?

16、我是否以积极肯定的心态,面对所有的事物?

17、我是否意志坚定,绝不向困难、挫折低头?我是否绝不放弃?

18、我是否心无旁骛,绝不三心两意,也绝不一心二用?

19、我是否乐于多付出一分心力,绝不计较报酬?

20、我是否随时随地注意,并培养各种良好的做事和生活习惯?

21、我是否能够排除私心、偏见而保持客观冷静?

22、我是否把工作看成是我的最大乐趣,而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

23、我是否懂得充分利用时间?懂得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

24、我是否了解金钱的功能?懂得用钱的艺术?

25、我是否很节俭,而且把固定所得的一部分储蓄下来?

26、我是否留意吸收营养,保健身体,锻炼身体?

希望你从今天起就记录这个测验,每天必须在上床之前完成这个测验,经过一个月的不断调整、反复练习以及清楚地规划自己的人生(自我评估→发现人生目标→着手准备实现人生目标 →考虑人生规划中的细节→思考如何实现→行动→反馈评估,不断修正和完善人生目标。)并使之养成习惯。这样将会使你因自己每天的得分的迅速增加而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第四,要善于把紧张情绪放松。使用一些平静、放松的语句,进行自我暗示,常能起到缓和紧张情绪,减轻心理负担的作用;在任何时候都要对自己有自信心,并不时用内心的语言激励自己:“我很棒”、“我表现得很好”、“人们都很喜欢我”。

第五,凡事尽可能往好的方面想,多看积极的一面。重要的是要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因为有能力才会有自信,才能挑战自我走向成功。有志者, 必然是拼搏奋进, 以不懈的努力去追赶强者、超过强者的人。

向东:谢谢老师,我会努力去做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