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要在为自己活人的角度看待自己和他人
(2016-07-04 07:21:50)
标签:
交往他人认知文明礼貌习惯 |
分类: 人际交往指导 |
强生:老师,今天有个好朋友从外地回来,我打电话问他用不用接他,可是听他很不高兴的语气,搞得我很难过。
杨永龙:哦,你觉得自己做错什么了呢?
强生:我觉得自己没做错啥呀,就是关心一下他么,他出门一个星期了,中间给他打过一次电话,他也不是很高兴,我就很郁闷,我俩关系很好的,在我看来,他可以算是我最好的朋友了。
杨永龙:是啊,我们没有什么错,我们把该尽的礼数也尽到了,那我们有什么难过的呢?
强生:我感觉无论我对他多好,他总对我不冷不热的,让我很难过。
杨永龙:呵呵,活人是为自己的,是为自己的幸福和快乐活人的,我们对他人也是一样,我们尽自己该尽的礼数,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至于别人怎么样是我们管不了的,所以我们应该心安理得才是哦。
强生:可是总觉得他对别人比对我好,可是那些人明明没有我关心他,让我感觉很不公平,是我太小心眼了吗?
杨永龙:呵呵,这不是心眼小不小的问题,而是认知的问题
强生:?
杨永龙:对别人好尽礼数,是在练就我们自己的文明礼貌习惯,而不是时刻追求别人的回报。
强生:嗯。
杨永龙:别人的回报是我们不能掌控的,既然是不能自己掌控的,那么追求就会让自己的心理失衡,进入烦恼、痛苦的境地,你说这与我们活人所追求的幸福快乐是不是背道而驰呢?
强生:是的。
杨永龙:既然与我们活人所追求的幸福快乐背道而驰,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强生:不管他么,可我们是朋友啊,我觉得朋友之间应该相互体贴的啊。
杨永龙:我们只能管自己怎么样而管不了别人怎么样,所以做我们该做的尽我们该尽的,这才是我们所持有的态度和行为。
强生:老师,会不会因为我太粘人了,所以他才觉得烦,我总是隔几天找他出来散散步。
杨永龙:呵呵,有这种可能性。
强生:可是我也确实是很想和他多聊聊,问过他很多次到底喜不喜欢出来,还是喜欢独处,可他总说不知道,也不告诉我。
杨永龙:其实,好多事情是靠我们自己来感觉而知晓的,如果一味的追问别人,别人会觉得我们不信任他。
强生:可是我觉得他好难捉摸啊,看起来很单纯,可是总猜不透他在想什么,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和他相处了,我该怎么办呢?我怕这样下去,总会产生很大的矛盾的。
杨永龙:其实就像我上面说的那样相处好了。
强生:万一感觉错了怎么办?反而关系更不好了。
杨永龙:只管自己该做什么和该尽什么礼数,不管别人是什么样的表现,他觉得合适我们就与她交往下去,他觉得不合适要远离我们我们也顺其自然。
强生:不表现出不满和难过是么?
杨永龙:这要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来做决定。
强生:?
杨永龙:你觉得怎么合适就怎么做。
强生:可万一我觉得合适的 他不喜欢呢?
杨永龙:那是他的权利。
强生:需要沟通吗 我觉得他好像不善于沟通。
杨永龙:沟通与否自己决定。
强生:好的,不好意思,老师,耽误您这么长时间,谢谢老师!老师,您了解北大优秀中学生体验营吗?
杨永龙:不了解。
强生:老师,学校今年给了我这个机会参加,需要耽误课,让我很纠结的是,我该怎么跟我的好朋友说啊,因为这件事并没有在学校里公布,私下里告诉我的,一般人可以找个借口,可是面对好朋友,不想撒谎啊,该咋办呢?
杨永龙:实话实说,怕自己的课程耽误了。
强生:那倒不是,我只是担心,朋友的成绩与我差不多却没有这个机会,我实话告诉他会不会让他心里不平衡,算是学校内定的事吧。
杨永龙:这是你掌控不了的。
强生:什么??
杨永龙:叫谁去谁不去,是不是你掌控不了的呢?
强生:虽然如此,可是我要是他的话,我肯定会心里不平衡的呀,那我该怎么面对他呢?
杨永龙:不平衡也没有办法啊,又不是你能做决定的,该怎么面对还怎么面对哦。
强生:那他要不高兴怎么办?
杨永龙:不高兴又不是你造成的。
强生:可这种情绪难免会迁移到可以发泄的人身上来。
杨永龙:他要不高兴你也没有办法啊!
强生:看来只能看实际情况了,是吧,老师?
杨永龙:是啊。
强生好吧,老师,还有我该上高三了,那么高三还应不应该看课外书呢,比如一些名著什么的。
杨永龙:这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如果没有影响正常的学习,那么就继续看;如果影响到了,就不看。
强生:嗯,以先完成学习任务为主是么,那老师,平时做题时总提不起兴趣怎么办?做着做着就烦了。
杨永龙:做一个小时,中间休息十分钟?
强生:怎么休息呢,老师有什么放松的好办法?
杨永龙:做一些有益有趣的活动。
强生:比如说,我喜欢画画可以吗?
杨永龙:锻炼一下身体、听听自己喜欢的歌曲等等。
强生:那老师,有的时候做题觉得做来做去都差不多,就没意思,可不做又心里过不去,该怎么处理?有好多题等着做,不做完又放不下,可做的时候又觉得很重复。
杨永龙:这就需要我们归类,掌握了的就跳过去,没有掌握的就多用点功夫。
强生:总觉得什么都不会,那老师,总说要看课本,该怎么看呢,老师?
杨永龙:做到认认真真的读课本的每一页,把课本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认真读过、分析过和总结过,把每一节的例题仔细研究,然后自己背过书再解一遍例题,解对了进行总结,没有解对分析原因,然后背过书再解析,直到把它弄清楚为止。在这里我要对你说的是:课本是一课之本,是经过许多专家和老师呕心沥血而写成的,是考试命题的依据和根源,同时也是试题答案的来源,所以要想当考场上的常胜将军,就应该对课本里的每一句话都要仔细读过,并把它们当做常识刻在脑子里。
强生:可是我们老师有的对新课标的课本基本无视呢,比如说化学,那还用看吗?
杨永龙:当然要看了。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不外乎三个环节——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课前预习就是把老师所要讲的课本上内容用“五到”(心到、手到、眼到、耳到、口到)的方式方法在课前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的过一遍,不放过任何一个字、任何一句话、任何一个图表、任何一个例题,并找出自己不懂得、不明白的地方,带着问题进课堂,在课堂上力争把自己预习所带的问题彻底解决。课后复习也是把老师所讲的内容先再过一遍,然后再做作业。过一遍也是仔细读课本上的内容,不放过任何一个字、任何一句话、任何一个图表、任何一个例题并对它们进行仔细分析。
强生:老师总说新书不够系统,东西不全,就很少让我们看了,只是上课总结及笔记,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老师,我对数学没兴趣怎么办,碰上难题就做不下去了。
杨永龙:有意识地、有规律地、及时地复习——每学过一个知识单元,就应该做一次复习;每个星期都应该对本周的学习内容做一次复习;每一个月也应该对该月的所有学习内容进行一次全面复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明白自己到底哪里学得好,哪里学得还有不足,然后及时做出相对措施来解决。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夯实基础,节省时间,提高成绩。
强生:没有他们那种闷着头解一道题的兴趣,怎么融会贯通呢?
杨永龙:这又把课本上的知识全面而熟练地掌握了,那么才能做到融会贯通。
强生:一直不明白怎样算做到了融会贯通?
杨永龙:举一反三,反三归一。
强生:嗯,做起来好像很难啊。
杨永龙:你并没有真正投入抓课本的行动,当然就觉得难了。
强生:老师,您有专门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吗?
杨永龙:如果把我上面所说的落到了实处,那么随着你对课本上的知识全面而熟练地掌握,那么你也就会觉得游刃有余起来,这些内容都分散在我的博文中,比如“读课本的方法”“考试的目的”“学习的关键”等等,只要你把引号内的文字,说如我的博客首页的搜索栏搜索,就可以找到。
强生:好的,谢谢老师,不好意思耽误您这么长时间,谢谢您,老师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