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最大的努力
(2015-06-05 06:22:03)
标签:
育儿方舒孩子课外书作业 |
方舒:杨老师,你好!今天偶然在网上看到你的博客,很是感动。同时也有问题向你咨询。为你的个性签名感动!为他人就是为自己!
杨永龙:呵呵,说说你的问题
方舒:我儿子现在上初三,差三月就中考了,以前孩子的成绩相当优秀。上半年时第一次月考年级第一,以后是第八名左右,上学期末开始不爱完成作业,寒假作业基本没写(作业太多),以看课外书为主(诗词、历史)
杨永龙:嗯
方舒:临近开学挺后悔寒假没好好过,开学后三周左右,孩子情况很好,第一次(第三周末)又考了个第一,可是第四周周二又紧接着考了一次,数学差了许多(老师说是大题没思路,因为假期基本上没做题
杨永龙:你是孩子的妈妈吧
方舒:爸爸
杨永龙:哦,你与孩子心平气和的交流探讨过了吗
方舒:也探讨过,但他自己也说不清原因,也和老师咨询过,老师说他课上的表现很好。另外,孩子体育不太好(这里也占30分),孩子早晨走着上学(我送一段),中午跑回来,下午再骑自行车上学。
杨永龙:哦,那孩子中午所跑的路程是多少呢
方舒:1500米左右吧,全程2000多米,我一般是接他一小段。跑步是一周多点的时间了
杨永龙:这个办法很好,对他头晕调节很有好处,孩子下午放学可不可以考虑跑回来呢
方舒:周六日想带他出去绕绕,他不肯,这不,今天上午看会道德经,又看了会电视,现在又午睡呢,背书包,不方便。
杨永龙:让孩子推着自行车跑,这有利于他的身心调节,缓解头晕,你可不可以和孩子来探讨一下道德经呢
方舒:我可以让他尝试尝试,医生说可以吃脑宁,但他一直也没吃过,我没有静下心来阅读过,他看道德经是一次网上看到翟洪森老师的讲座。
杨永龙:特别是与孩子交流无为而无不为
方舒:哦,无为而无不为
杨永龙:无为讲的是不超于自己的能力范围,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最大的努力做好自己所能做好的事
方舒:我曾和他说不要光注意人家的结果,要思考人家的过程,另外毛泽东、苏轼也是他佩服的人
杨永龙:不去奢望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儿
方舒:原来如此,对这些真的没好好研究过
杨永龙:这与知足常乐同出一辙
方舒:我仅和他说过现在的社会将来没有学历是不行的,是不会被人承认的,但没想到从他喜欢看的书中找内容与他共同分析,无不为呢?
杨永龙:这是一个方面,另外由你来管理孩子的学习与活动,让孩子找到在只要尽责,无功便是过,所以该遵从的规则就必须遵从。因为在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内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儿,这样我们所期望的自然也就达成了
方舒:是呀,我也曾不止一次说过,学生的主业应该是什么,可现在只要一提及作业
杨永龙:这仅仅是你的单方面,最重要的还需要妈妈与你的配合
方舒:哦?
杨永龙:妈妈管理孩子的生活、交流沟通、发现孩子生活以及性格上的优点,及时对孩子进行欣赏、表扬和鼓励,解释爸爸严厉严格管理的背后的关爱,多和孩子交流,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多给予孩子欣赏、表扬和鼓励,只要孩子在一点一滴的进步,那么妈妈就应该向更好的方向去看待孩子。这样一来孩子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父母管理的行为表现是相反的,但目标却是一致的,是恩与威、严与慈的协调配合,当然也是给予压力与压力化解的配合
方舒:嗯
杨永龙:爸爸也要多带孩子出去进行文体活动
方舒:明白,杨老师,你说的对我有帮助,我会努力的!谢谢你!
杨永龙:另外你也可以建议你的孩子练习缓解头晕和紧张焦虑,放松身心,集中精力的方法:坐在椅子上,上体保持正直,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眼睛微闭,双手轻轻放到大腿上或桌子上,舌头顶着上颚,均匀呼吸一分钟,然后开始深呼吸(长长地、慢慢地吸气。你可以将你的肺部想象成一个气球,你想尽量将这个气球充满。当你感到气球已经全部膨胀了起来,就表明已经气沉丹田,保留两秒钟。然后,轻轻地、慢慢地将气呼出。吸气持续四秒钟,呼气也持续四秒钟。你可以一边呼吸一边数秒。为了放慢速度,你数秒的方法可以做些改变,将“一秒”变成“一个千分之一”这样可以将速度基本上降到大约一秒钟一个数字。开始吸气时,你的脑子里便开始数:“一个千分之一,两个千分之一,三个千分之一,四个千分之一”,你一定要将吸气坚持到数完“四个千分之一”,然后以同样的方法呼气)三至五次。做完深呼吸以后,开始想象美妙的画面,辽阔的大草原,蓝天白云,无数的彩色气球徐徐升上天空,自己的身体也感觉随着气球升上了天空,那样的愉悦,那样的轻盈……这样,经过三五分钟的调节,紧张、焦虑、慌乱、烦闷的情绪很快调整到放松、舒适、愉悦的情绪中来。这个方法每天练习三次,只要经过孩子的不断的练习,对他的头晕效果会越来越好。
方舒:我会教孩子做的,再次感谢杨老师!
杨永龙:这个练习如果能坚持21天,就可以初见成效,再坚持49天效果会更加明显,再坚持81天那么就会成为自动化行为,在以后的生活中出现头晕以及紧张就会自然而自如的运用。
方舒:嗯,我会让孩子努力坚持
杨永龙:我想你信佛,肯定知道21、49、81天的含义的
方舒:略知一二,冒昧地问杨老师:你是受到佛学的影响还是?看到你的博客,又看到你的签名,就明了你的个人抱负,在我心目中,好像只有信佛信教之人或者儒学功底特深之人才能做到你这样的。
杨永龙:呵呵,我爱人也信佛,同时我也读了不少国内外人文哲学和心理学的书籍,特别是我国古代二十二子的书籍过了两三遍,有的读了不下五遍
方舒:哦,道声阿弥陀佛吧!冥冥之中我们有缘相遇,不知道是不是佛菩萨指引,真的再次感谢你的无私帮助,我也是一名教师,在心底里相信孩子是好样的,但确实有些焦虑,所以今天又上网看看,就看到了你的博客。打扰你的同时我有了不少收获。怪不得你的见地如此让人佩服
杨永龙:呵呵,随缘随遇随心随乐
方舒:向你学习,虽然与你差得太远,但会尽自己所能,说谢谢虽然很俗但还是必须要说的!
杨永龙:呵呵,有缘之人无需客气。
方舒:杨老师,还记得那次打扰您吗?孩子成绩出现了严重下滑,与他谈心发现最主要原因是:一、看课外书不能自拔;二、他心目中感觉自己是较优秀的,老在心里与前三名的比,尤其数学,试题的大题对他来说不可逾越(主要就是作业不完成所致),但却没有给他带来大的动力,而是自卑(反正也比不过,不如不学)。再有就是与大人逆反,认为你的建议在框架他,想让他少写点作业或者看点数学精题分析什么的,说什么也看不进去。看人家高考满分作文挺好倒更激发他花大量时间去阅读课外书了。您看这种情况有没有高招?再次打扰,请能原谅。谢谢!
杨永龙:孩子读课外书并不是什么坏事,但是在这个关键的阶段需要孩子知道的是,读什么书才能让作文成绩得到提高。据参加过中高考的不少学生反映,读《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可以使作文写作水平得到提高,那我们是不是可以从这方面对孩子进行引导呢。对于孩子数学的问题,建议您和孩子的数学老师交流沟通,让老师来对孩子进行引导。
方舒:谢谢杨老师,孩子作文还行,最发愁的是他的心态是痴迷于这些书而影响了其他“正事”。数学我已经和老师谈了,但愿会有所收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