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充分利用孩子的天性顺其自然的施以教育

(2014-10-10 06:06:06)
标签:

育儿

教育

孩子

注意力

爸爸

分类: 教育学习

杨老师:

您好!我是一个一年级孩子的家长,最近偶然在网上看到了您的网站并拜读了您的文章,受益非浅,想把我关于教育孩子的困惑向您请教。

我家儿子刚上一年级,六岁半上的,幼儿园是在无忧无虑中度过,基本没报课外班,字也没强求认,算术也没强求学,所以孩子的学前基础不是太好,性格也不是很安静,调皮好动,在幼儿园表现平平,没有学东西的意识,我们就近入学但这个小学是济南差不多最好的小学,通过一年级上学期的表现来看相较于他的基础和他幼儿园坐不住的毛病而言我们家长已经很满意了,虽然平时上课最多专心听讲半节课的时间,但语文测验基本优+和优,数学也基本如此但有一次良(一般都是粗心导致的),老师也还比较喜欢他,但同时也对他听讲的专注力不太满意,而且学习被动态度不积极,这几天期末考试成绩老师通知了,数学100,但语文可以说很不理想,起码老师认为很不理想(老师专门跟我谈话了),在全班30几个满分的情况下我儿子考了94.5,排在倒数第三应该算良了,是一大道辨别方位的题错了,还有一题把b写成了d,老师的不满在于孩子平时考试表现可以说挺好,有时出小错因为一直没养成仔细和做完检查的习惯,尤其没想到孩子对待期末考试能这么浮躁,和老师的预期有大的差距(不是因为不会做才错题)所以生气,同时也嫌家长考前思想教育的不够。哎,我深深感到被老师“传唤”的感觉太难受了。老师表示针对孩子现在的毛病寒假会多给他布置作业对他加以训练,督促孩子养成仔细、静心做题的习惯,我也不好反驳,可心里真为孩子感到“痛苦”啊,学生生涯的第一个寒假非得这样度过吗?

另外孩子爸爸一向主张孩子还小,不要对他过高要求,学过的知识会了就行了,父子关系很好很亲密,孩子每晚都要让爸爸给他讲几个爸爸儿时的故事才能高兴的睡觉。针对孩子不时出现的各种小问题,孩子爸爸认为不严重的基本不太说,偶尔说说也是温和的教育,轻易也不发火,倒是我这个做妈妈的有时看不下去狠训孩子,为此孩子爸爸说我没耐心,和他比起来我确实没耐心,不过孩子也懂事,不欺负爸爸的脾气好,挺听话也讲道理。在我家成了“严母慈父”了。

现在我的困惑是:

1、在老师给的压力下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寒假呢?

孩子爸爸主张让孩子每天完成当天的作业后就让他自在的玩,让他有放假的感觉,否则孩子没盼头容易反感学习,可我又担心他玩疯了不好收心,本身就不是安静的性格,是否该让他变的安静点(看见那样的孩子好羡慕啊)?

2、该怎样对待第一次大考就语文倒数第三的成绩呢?孩子要是知道了有挫败感大人该怎么安抚让他重拾自信、继续努力呢?

3、请教该如何纠正上课容易跑神的毛病呢?随着年龄增长这种状况会改善吗?

谢谢您的指导!祝您愉快!——焦急的家长

这位朋友:

您好!对于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我认为是一个日积月累之功。既然是一个日积月累之功,那么老师的要求和孩子爸爸的主张就不矛盾。下面是我所列一个孩子放学(出门玩耍)回家之后的做事程序,请你根据你的孩子的情况来参考:放学进门书包归位→洗手洗脚换鞋袜→充食喝水精力好→坐定复习过电影→完成作业是当务→检查对错需仔细→明天学啥先预习→收拾准备上学具→表扬孩子做得好。这样一步步做下来,并坚持一个学期乃至一年,这样孩子每天不仅会很有成就感,而且也会强化孩子的良好学习与生活习惯。在这其中并没有额外的作业以及多余的方式方法,所以我说这与老师的要求和孩子爸爸的主张并不矛盾。

一般来说每个孩子都具有好胜、好奇、好动、好模仿与富于想象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在这些心理和行为特征之中,以好动最为突出。好动不仅是孩子精力旺盛、身心健康的表现,而且也是孩子探索自然和社会的一种非常正常的表现。所以我觉得你的孩子很聪明,而且也很正常。我们知道,孩子生来就有一种学习和探究的欲望,所以活泼好动、好奇爱问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认识自然、探索自然、自我创新的有效方式。如果师长没有充分利用孩子活泼好动、好奇爱问的特点,对他限制过多,那么孩子就不会从游戏中得到足够的刺激,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做事会变得没有耐心,注意力不集中,而且容易厌烦,从而失去学习的机会。所以我认为你所说的“担心他玩疯了不好收心,本身就不是安静的性格,是否该让他变的安静点”,我持反对意见。

你问“请教该如何纠正上课容易跑神的毛病呢?随着年龄增长这种状况会改善吗?”我们做父母的首先应该认识到孩子认识自然、探索自然、自我创新的这种有效方式,要小心呵护孩子的这种天性,使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好奇心得以培养和发展。 

其次,孩子好动、好交流是学习和探究欲望的表现,好奇心驱使他在“看一看、摸一摸、动一动”的过程中寻找答案。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把所有新的信息都储藏在脑中。当孩子大脑中储存的信息越多,他将来的智力水平也就可能越高。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的这一特点,促使其在大脑皮层植入刺激“印痕”,进而获得信息和智力发展的进一步提升。如果父母反其道而行之,对孩子玩耍限制过多,孩子的大脑皮层得不到足够的刺激,孩子就会因此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做事变得没有耐心,注意力不集中及容易生厌烦,从而失去提升学习的机会。 

第三,孩子“注意力难以集中,特别坐不住,……就是不太愿意学”其实是孩子还没有完全自制力的表现。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做的是鼓励、诱导和“伴凑”孩子自主、自动、自由地学习,充分利用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有限时间,保质保量尽快完成作业,然后解放孩子的手脚使其有创造性地玩耍。只要孩子养成了保质保量尽快完成作业的习惯,那么你所遭遇的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在此你有可能要问:怎样让孩子做到自由学习呢?第一是允许孩子充分享受自由的空间,有了足够的空间,孩子的学习兴趣才会被激发,创造潜能才会被挖掘;第二要鼓励孩子自由地玩,创造性地玩、要一物多玩;第三是培养孩子勇于体验、敢于尝试,同时用自己的想象去实践。 

第四,我们知道,小学一、二、三年级的孩子绝大多数都具有好奇、好动、爱玩、爱游戏、喜欢探究、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等等,所以他们的学习方式应该是玩中学,学中玩,而不是让孩子老老实实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机械的学习和应答。再说了,学龄期儿童的有效注意力一般是10—15分钟,要想让孩子达到有效注意力的范畴,内容和方法的趣味性、活泼性、教态的技巧性和夸张性就显得非常重要,所以对这样的孩子的教育首先要改变的是我们自己教育的方式方法,而不是过分要求孩子改变其活泼好动、好奇爱问的性格特点。要知道,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应该做的是:让孩子充分发挥其天性,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兴趣和爱好,这样才能奠定孩子将来走向成功的基础,所以,像老舍、鲁迅、巴金、冰心这些文坛大家,他们都主张要充分发挥儿童的天性,主张儿童多玩耍,多游戏…… 

第五,你说孩子“注意力难以集中,特别坐不住”,是由于大脑平衡功能发展不足,外界信息特别容易进入大脑,所以孩子容易受到无关信息的干扰,注意力很难集中,这应该是很正常的,你大可不必担心影响学习的问题。 

第六,希望你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和掌握孩子兴趣爱好以及所思所想,这样你就能有效的教育孩子了。 

最后,需要提醒你的是多表扬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对于做得不好的地方提醒一下就好了,切忌以惩罚和严厉批评的方式对待孩子。

关于你问“该怎样对待第一次大考就语文倒数第三的成绩呢?孩子要是知道了有挫败感大人该怎么安抚让他重拾自信、继续努力呢?”建议你到我的博客好好读一读好孩子是夸出来的(1)》《好孩子是夸出来的(2)》,特别是其中所举《一位母亲与家长会》例子,相信你处理好这个问题的。

以上仅是个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你的朋友杨永龙请你批评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