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逻辑的4个程序(上)

标签:
孟迁心灵成长世俗逻辑育儿 |
分类: 孟迁思语 |

凡是想通过亲密关系来拯救内心的空虚、孤独、无助、不安和不自信,必然失望,凡是出于求爱来进入和建立亲密关系,必然失望。因为你会发现,其实你们都是爱的饥渴儿,你们都渴,都在向对方要,却谁也给不了谁,然后大家把对自己的难以忍受投射到对方身上,互骂不休,勉强过活,同床异梦,一言不发。
当夫妻之间连接甚少时,大家开始用孩子维持联系,开始把连接的渴望、爱的渴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所以,“你得有个孩子”有多重含义,或者说“孩子”有多重功用:养儿防老是最显而易见的一种,当你身体衰弱时,你希望有人照顾你;其实还有精神和情感寄托,没有孩子,你会觉得自己的生活没劲,会觉得内心发空,会觉得没盼头儿,会觉得和人没有深入连接,因为这时你已经对伴侣感到寡淡空洞了;若你对人生有强烈的理想,你有难免想让孩子继续,无论是实现你的夙愿,还是继承你的光辉,孩子作为一个来自于你的身体基因的人,他很多地方像你,很像你生命的延续,这会让人感觉好很多。
“你得为将来着想”这是一句我们从生到死都在被告诉的话,小时候,被催促为了将来,不要贪玩,不要看电视不要打乒乓球,为了将来值得;老了甚至快死,还会有一个声音说,你不能只为你自己,你得想想你死了以后,别人怎么办。靠,世俗逻辑太混蛋了,连我们的死都不自由,我们死还要为别人负责任。
“你得为将来着想” “不要忘记过去”,这都是错过当下的有效方法,而生命是只在当下中的,过去已经不存在了,而将来也不会存在,即便是在将来。此时,我想起一个笑话。
有一位先生在街上看到一家餐厅挂出招牌“明天午餐免费”,他看了很高兴,谁说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不就有吗?!于是,第二天他兴致勃勃的就来了,大块朵颐的吃完了,想走,可是服务生拉住他要他买单,他说,今天不是免费吗?人家说:我们什么时候说过今天免费?他说,我昨天看到你们的招牌“明天午餐免费”我才来的。人家说:那是真的,只不过我们说的是明天,不是今天。他说,今天不就是昨天的明天吗?!人家说,哦,先生,讲点公道好不好,如果今天是昨天的明天,那么昨天还是前天的明天,前天还是大前天的明天,这样下来每天都是前一天的明天,难道我们每天都免费吗?
这位先生也不是好惹的,他说:可是,要是按你逻辑,每天都是今天,那什么时候才是明天呢?难道你们打算永远不免费吗,你们的广告只是让大家来,只是招揽生意吗?
服务生说:先生,你真是聪明人,你说的对,我们就是在招揽生意,明天本来就不存在,我们的餐厅和顾客都不会见到“明天”,所以我们永远不必免费,但我们需要用这个来招揽生意,整个世界都在用明天招揽生意,为什么我们的餐厅不能呢?
世俗逻辑是向外的、物化的,而且有一个隐蔽的共性:在你没有达到之前,你以为达到就好了,你用尽体力和脑力想达到,可是等你达到了,你发现什么都不是,根本就不是。
但,我们不是必须这样生活的,我们的自由从未真正失去,我们是可以遵循“Another way”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