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2.去江边(4)

(2025-11-13 09:42:19)
标签:

扶辕步行

好东西互通有无

有来无回

走上小山梁

踩着颓墙望江水

分类: 关东路

52.去江边(4)

趁着路上没有车,赶了一大气。不过很快车就多起来,要连接成龙了。既然车多走不快,老板把车赶进一个院子,这也是个大车店,紧靠着公路。在这里,要来了开水,吃干粮。然后奉礼付了水钱,继续赶路。太阳已经高高的了,路上的车也少了些。

进入山路了,上坡下坡,还有急拐弯。来到一段稍平的路,路上也开始拥堵,什么车都有。蔡老板下了车,扶辕步行,不过不多远,就有人喊道:“不要下地,上车上车!”奇怪,这还管呢?再前不远,见有人疏导,让排成两列,蔡老板的车进入右列。路右边喊着“看这边,看这边”。是七八个人审视着这一队行人的脸,不过看来没人值得怀疑,都通过了。这也是一种检查了,倒是一种创新的形式。尽管如此,耽误时间的问题还是免不了。

蔡老板有前边的教训,就想,不如把自己的“本色”凸显给他们,免得麻烦:特意挺直了身子,瞪大了眼睛,以车老板惯用的握姿斜举着鞭子。这么引人注目,当然不能怀疑。

走出不远有岔路,义州是老州城,偏一点,蔡老板没去过。想问问路,这里车多,容易打听。人告诉去老城的路,这脚下的就是。又一个路口,再问,道还早呢。路上车不多了,也快到中午了。车少了不行,赶上一辆,再问,也说还早。

而这又是没车的好机会,快赶路。观察着一个个路口,岔路都比脚下的窄,没有通向城市的模样。

山路更陡了,曲折,上坡牲口累,蔡老板下了车。传凯也下了车。

蔡老板道:“哎呀,纪同志不用下来。都坐稳就行。”

“走走吧。能走,活动活动好。”传凯道。

老板并没有用鞭子,慢慢上坡,左拐右拐,过山口,下坡也是曲折的。往前看,望见有平地了。

老板道:“应该不远了,远处那不是一马平川?听说早年义州城还是重要关口,后来有了新城,关口就走新城了。”

奉礼连新城也没去过,道:“新城就是友好关吧,听说好东西从那边进来,也有这边的好东西过去。”

“是啊是。好东西互通有无,不过也是买卖,友好也得算钱。还是人家那边好东西多啊。”

传凯听着想起当年不是什么都不算钱吗,火车不断地运过来,有来无回。还有人呢,不过不能说。

奉礼道:“蔡老板,新城繁华吗?”

“也不是多繁华,主要是关口嘛。繁华还得是首都。”

“那也比乡下……”

传凯听着忽然想到,要去的是江边,山区里,就不是城里。那就是……对了说的是义州往东。赶紧说道:“蔡老板,不是去城里啊,是城东的乡下,那个村子靠江边、呃、不远。”

奉礼也急忙说:“山里、是、乡下的。”

蔡老板道:“前边岔路打听吧,叫什么村名?”

村名,这可难住了传凯,想想,江南边靠近江的必然不是前村。道:“后村。”心里踏实了,奉礼大概觉得是随便诌的。

蔡老板道:“这名字好记。”

很快一个路口,右边望见有个村落,村头好像是个木材厂,垛着不少木头。

传凯道:“我过去问问吧。”下了车,又道,“许同志也一块吧,我的话人家不一定听得懂。”

两个人一下路就商议,一个关心钱,传凯把能算上的都算上,还又加了两人回走再住咸宜大车店的宿钱、饭钱,但是要看到江水才付。奉礼十分高兴,痛快答应了。传凯关心的是需要找个人家当“亲戚”,以便把老婆孩子和行李卸下。

就进木材厂,打听城东靠江边的村子,道是还得隔一个路口右拐,往右第二个村有岔路,再往左不远就是。这样就不用在这个村找亲戚了。两人回走。

却见车也下路过来了。蔡老板道:“这是个工厂,要点水喝,吃午饭吧。下了路,就走不快了。”言外之意,没想到去乡下。这是开始奉礼没强调,蔡老板只记住了义州,就以为是城里。远路地名记大难记小。

 

下了路右行,车走上小山梁,传凯站起来望见远处隐隐地像一条大江。心里崩崩跳,压一下才道:“不远了,不远了。”

众人都高兴。看奉礼也要站起来,老板忙阻止,让都坐稳。传凯知道,所有车老板都愿意说坐稳这两个字,但是他是在“外辕”位置,是“轮前”,怎么活动都不会“撅套”,站起来,也没有大影响。

到了第二个村,又岔到北边的小村西头,传凯道需要先进村去打听。下了车,又回头叫上姚莲一起。“找亲戚”还是姚莲有办法,向靠后边的街上问了四五家,就成了。不过说的是求住一晚上。传凯则多走几步就踩着颓墙望见了江水。

传凯一个人回到马车边,让老板且等着,请奉礼帮忙把麻袋搬去“亲戚”家。三个孩子下了车,也跟着。

进了村。钱已经准备好,奉礼接过来揣进搭包,传凯道“数数”。奉礼一边回道“不用”,一边把票子顺长捋均匀,掀起衣服,搭包围在腰里,扎紧,拍两下,熨熨帖帖,再放下衣服,根本看不出“腰缠万贯”。

两人回到马车边,奉礼道:“纪先、呃、同志给了往回走再去住大车店的宿费,还加了饭钱。”

“啊,那得谢谢纪同志。纪同志,我们这就回走了,再见吧。”车先已经调过了头。

“再见,纪同志。一切顺利!”奉礼道。

传凯很感动,奉礼帮了大忙,一时声噎,缓一下,道:“谢谢、谢谢两位。还请代我感谢许船长,感谢大叔大婶。再见。”看着车走去了。

 

传凯又过去踩着颓墙望江水。怎么办,现在去,姚莲还不得发急乱找,且再说,到那人家去,先说一声吧。

果然,姚莲道:“别一个人去!”

“先去看看,不下水。”

“先吃饭,不光你自己。”

 

这家的房子和许正翰老先生的不一样。不但有正房,还有一边厢房,这倒像驿店老人的家。不过院子只是用篱笆围起来的,篱笆扎得却很正式。

厢房倒也不算窄,不过杂物多,刚姚莲和房东收拾过,有地方。吃干粮也不用排场。不过传凯机器一样,饭吃得毫无滋味。再说这时候吃晚饭还太早。脑子里总是满装着那树后的江水,村外有树,只在缝隙里望到了一点点,哪里甘心。

 

虽已过了大半下午,黑天可还早。吃了饭就去江边看看吧,姚莲也要去!哎呀,需要悄悄地,多一个人不是更容易暴露?

传凯道:“你在家,孩子们才能安稳,这不是新地方嘛。”

姚莲要反驳,却听院子里有人“诶——”一声,就等等再说。不过脚步声去了正屋。就道:“是男的回来了吧,能不能过来看?”

传凯见过女房东,只说过“麻烦了”。那是中年人,也只说“没什么”。现在想象着男的天还不晚就回家了,大概是管点事的村民才有自由,小干部差不多。回道:“来呗,那就先说说话,要是不来,就我先去看看江,回来再说。总得见面。”

“能不来吗?人家的家,怎么会有人说话。”

姚莲说的是啊,自己盖起来的房子,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在手上过过,甚至磨出过茧子、血泡。这会儿却有什么人在里边嘁嘁喳喳,岂能不在乎……可来了问起来,怎么回答?还没有考虑过!快想法子,想法子!

52.去江边(4)

《关东路》选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