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艺术边缘 |
那么美国老师是怎样最大程度保持每个学生的艺术个性呢?我也在尽量寻找答案。我这里选出了很多组作业,这样我们可以在具体的例子中看看美国老师在同一次作业中给
了学生了那些发展空间。
这是一组以埃及风格为主题的作业, 色彩风格不能变,
但是画什么是学生自己的选择。
下面2张是以线描为背景, 然后画几只写实的彩色铅笔在上面。 也就是说老师给了具体的绘画语言,
但是内容由学生控制。
二年级的作品, 中间老师给了相同的鸟的摸板, 学生的自由在背景的构成上,
画面效果非常好
这种叫scrach boad的纸是在银色的纸上涂了黑色材料,
(有现成的卖), 然后用金属笔刮去一部分, 形成版画的效果。 可以看到学生黑白处理的能力已经很不错。
水彩风景作业, 老师只讲水彩风景的技法, 画什么自己选。
这是老大的作品, 明显看出她画得过于胆小 ,小心翼翼的。 希望她以后大胆一点。她在学校里都有这毛病 ,特别小心 ,生怕“画错”。
另外一个学生明显放松很多。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在内容和形式之间老师总有一样让学生自由发挥。 如果内容和绘画语言都被同时老师控制的话, 出来的效果必然是一堆雷同的作业。
想想现在中国美术备考班, 你都从学生的作业上看出是谁的作业吗?
似乎我们从来没有怀疑过这样的教学方法,
因为这是基本功训练, 因为我们的老师也是这样教我们的,
从来没有人去挑战置疑这样的方法。
事实上中国美术学院的招考制度也让老师学生被迫朝同一个标准前进, 这是现实所迫。 结果是在进美院以前艺术被标准化,学生被迫放弃自己的个性,
进学校以后则要花更长的时间来很痛苦地挣脱那些框框套套才能展示自己的个性。
在此过程种,
也许天才就已经被这样的制度淘汰了。
所以不能说中国人没有创造力,我们的孩子一样充满了无尽的想象力,
只是在我们这样的教育过程中,
我们的创造力被慢慢扼杀掉了,
只有少数幸运的人可以摆脱这样的束缚。 而不知情的家长也扮演了帮兄的角色。 我在美国教过中文学校的美术, 很多家长自己不懂,就希望看到孩子能依样画葫芦, 今天画个马, 明天画棵树, 家长就很开心。我叫小孩自由画,家长觉得我什么都没教。
最后我觉得非常无趣就再也不想去教了。
前一篇:观美国中小学美术教育1—第一印象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