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事来则应——致事件中的李双江

(2013-02-26 11:50:19)
标签:

李双江

李天一

杂谈

心理

教育

分类: 心理沙龙

李双江生病住院了,妻子梦鸽则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希望社会原谅她尚未成年的孩子!

这一对夫妻在孩子犯事之后在干什么?

 

逃避?

挣扎?

 

是的,李双江老师承受不了这个巨大的打击,他住进了医院不发一语,不再向此前孩子出事时一样,率先替孩子承担责任,让别人把对儿子的恨恼发泄到他这个老父亲身上。这一次,他深深地知道,那些过去的应对招数不再敷用。

还有这次,他也深深地失望了。

儿子所酿下的祸事,也是他这个尚且对传统价值观保持敬意的老一辈无法原谅和接受的!

他无所是从,他悔不当初,他茫然无助,为什么?

一系列的为什么和想不通堵塞心头,他选择了逃避!

他不愿意看

不愿意听

不愿意想

他不愿意承认这一切已然发生——

 

身为母亲的梦鸽呢?

她强调孩子还未成年,她痛恨大家把焦点全部聚焦在他们这个家庭里,她无法忍受大家一致的泼脏水和看笑话,她透过记者表述:儿子犯下了大错,该怎么处理我们就怎么处理,根据法律事实来判决这个事。她还说:儿子还是未成年人,希望得到媒体和大众的宽容,将让来他的人生有一个新的生存空间。

母亲有反思过他们对孩子的不当教育吗,没有!

这是承担的态度吗?也不是!

这是不接纳事件的一种挣扎,垂死的挣扎!

很悲凉。

但是——

也很没有用。

 

这个孩子被这个家庭独特的教育所毁,这是身为父母无可推诿的。基于这些,父母需要在事件来临时承担自己该承担的那一部分,而不是孩子好的时候是我的孩子,孩子歹了,我不能接受,我不认了!

 

想起先后发生在几年前的马加爵事件和药家鑫事件!

可能很多人觉得前面两起事件跟眼下李天一事件关联不大。但事实上,他们同属于家庭教育的悲剧,同属于家庭教育的失败。

 

这三个家庭中,起初,孩子都是他们的骄傲。

这个相似点大家看得出来。

 

马加爵出身贫穷的乡下,家庭的穷困中养成他闭塞的性格,他吃苦耐劳,热爱学习学习学习,成绩优异,所以考上了不错的大学,成为了家族的骄傲。他一心想顶着家族骄傲的光环走下去,谁知道一次意外,他看A片被同宿舍的同学发现,这原本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但是在追求完美,给自己定制了完美形象的马加爵自己那里,这个被取笑的事实却把他彻底地钉到了耻辱柱上。也是因为这个,阴郁无法开解的他终于动了杀机,要把毁灭了他完美形象的嘲笑他看A片的同学一一杀死。

恶性杀人事件之后,这个家族的骄傲一下子成为家族的耻辱。

他的家人无法谅解他成为了耻辱的杀人犯,他们没有人尝试走进他的心里去读一读多年来他深深内在中积郁的痛苦衷曲,他们只知道他令整个家族蒙羞,无颜无法面对世人,他是家族的罪人!

他们无法原谅他,他们想当他没有存在过!

马加爵死之后,他的家族中父兄至今不愿意领取他的骨灰!

他们永永远远放弃了他!!

 

再有就是药家鑫了!

药家鑫的成长环境要远远优越于马加爵,在他的成长中,不再是自己给自己要求完美,而是父亲对他严苛的要求,父母亲都希望有一个完美的儿子,所以当药家鑫网瘾的时候父亲应他之请把他关到地下室一个月。弹钢琴弹错了的时候母亲会用针扎他弹琴的手。

在这样的完美驱迫中,这个孩子认同了父母对他完美的苛求。

他自己也开始要求自己完美,所以会在一次物理比赛后,用外公给他的5000元奖金割了一对双眼皮。

也是在这种完美驱迫中,他如愿以偿跻身高等学府,跨入西安音乐学院这样的艺术殿堂。

倘若没有那次意外,也许药家鑫会不出意料地大学毕业,有一份众人羡慕的工作,然后继续着自己完美求全责备的成长历程。

但是命运让他遭遇了一场车祸。从小活在父母完美驱迫中的他知道这样不完美的事情是无法被父母所接受的。而他自己,除了“抹杀”这个“不完美”好像没有更多的选择。于是,他举起了杀人的屠刀——

很多人觉得这样的人坏得不可理喻,很少有人想到这个人在杀人作恶的时候其实却是想做一个在父母心中完美无差错的孩子。

反差太大了,大家无法将这两种形象的药家鑫(一个是“追求完美”渴望父母认同和爱的正面形象;一个是恶向胆边生“暴力杀人”的反面形象)联系到一个人身上。

但事实上正是如此。药家鑫,这个虽然凶残的杀人凶手,却也绝非是天生的坏痞子。

只是从小到大的成长环境告诉他,他必须完美,才能得到父母的欣赏和接纳。他要父母爱他,他就只能完美下去,遇到挡道的不完美,就只有消灭掉它!

因为这世间的每个孩子,都渴望父母的爱!

谁料这个美好的渴望,需要付出恶的鲜血才能获得??

更叫人想不到的是,他付出恶的献血也依然没有得到——

——心心念念期望中的父亲的爱!!

 

是的,药家鑫没有料到,一切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抹杀了就完美了!

抹杀了就没有了!

他被发现了。

当他回到家,当他被警方通缉,当他选择自首之前,说想吃一顿妈妈亲手做的面条!被父亲拒绝了,父亲认为他不配吃。母亲想给他做,父亲坚决不允。于是,他到死都没有再吃到一口饱含母爱的面条。

后来他被判刑了,死刑。没有指望了,他说,想捐献角膜出来弥补自己的罪恶。但是父亲冷冷地说:你不配,你的器官都是罪恶的,你还是带着你的罪恶走吧!

从小到大,他努力刻苦,学好钢琴读好书考好大学都只为得到父亲一句赞美和肯定。

他很想得到父亲的爱,可是父亲从来没有说过一句“我爱你”,也匮乏任何包含此类信息的爱的表达。他以别人的生命和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期望成为父亲眼中被爱的孩子,付出这么大的生命代价,末了,也还是落空了!

他的父亲,没有读懂他一切一切的内在心声——

他的父亲只知道,这个儿子,本应成为他的骄傲的,

却成为了他的耻辱!

他无法原谅,他认为这一切都是儿子的错,他看不到儿子的一切都端赖他这个父亲的造就!

所以和马加爵的父亲一样,他到死都不原谅自己的儿子。

 

现在,病床上的李双江。

始终不回应儿子事件的李双江。再次重演这些事件中父亲的身影——

他们从来没有把那个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需要备受尊崇的生命来爱和尊重。

他们都觉得,那个孩子的存在,理当来荣光他们的生命。

倘若走到了相反的地步,这是他们的无法接受,他们总是理所当然地选择放弃!

 

这些父亲们,为什么从来不看一看,自己在孩子的一路成长中是否充当了智慧的角色,是否给到了那个生命真正需求的爱和滋养,是否成为了孩子有力的心理支持者!

马加爵的父亲,没有!

药家鑫的父亲,没有!

李天一的父亲,会怎样呢?

 

他也会走上放弃这个孩子的道路吗?

他会像丢弃一个宠物一样丢弃这个尚未成年,浑事却干了一大堆的孩子吗?

更多遭逢这样事件的父亲们,又会怎样?

他们该做孩子怎样的危机公关者?

他们该如何从事件中学到——如何当一个好父亲,如何爱又不替代?如何让孩子发展出自我而自己还能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有力量的支持者和滋养者呢?

 

这当然很难,但是,不走这条难的道路,那么,那个已经被毁差不多的孩子,是很难再有转圜了!

 

虽然李天一此次罪不至死,但是,在他以后的生命中,如果没有有智慧和有力量的父爱母爱支撑,他真的还有机会吗?

 

禅宗有语“事来则应”!

 

让我想起去年第一个因为酒驾入刑的公众人物高晓松来!高晓松酒驾曝光的最初,大家纷纷指责这个狂狷的清华才子、骄傲的音乐人仗着自己是名人不把法律法规放在眼里。而高晓松是怎么处理事件的呢?

他首先面对事件,承认自己酒驾,向公众道歉!

然后接纳自己已经犯下过错;

接着表示愿意接受随之而来的一切处罚,当其时正因为达人秀炙手可热的他没有留恋,没有挣扎,而是勇敢滴选择承担酒驾的后果,获刑半年!

因为高晓松的态度,公众后来纷纷称赞。我也是在那次事件之后彻底改观对高晓松素向以来的偏见!认为他在艺人中是难得的智慧。

 

没错,承担你需要承担的,这是非大智慧大勇气不能为的事!

 

李双江老师,在这个当下,需要的正是这样的大智和大勇!

面对事件,不再逃避!

接纳事件,承担后果!

陪伴自己未成年的孩子,渡过生命中最难的一关。

 

除此,这个父亲要做的是看到自己教育失败到了哪里?看到那个失败的真相。

然后从心忏悔自己的不当的家教和示范。

唯有来自父母亲真心的忏悔,身为牺牲品的孩子才能慢慢感受到父母亲苏醒的爱。这个生命才不至于永久地被社会唾弃,被父母放弃。

这个家庭也才有获得救赎的可能。

也唯有父母透过事件成长,透过事件增长智慧,他们才能给孩子真正的爱,让迷失的孩子找回真正的自我,那个遗失了的真我。

也唯有如此,往好的方向看,那个“浪子回头金不换”才有可能发生。

这个孩子才有可能在新的成长空间,一份不同品质的父母爱的滋养下成为最好的自己。

 

是的,他或许成不了什么大人物,但至少,他可以做最好的自己!

 

愿天下迷途的孩儿,都能拥有一个从新建立智慧的父亲。

愿天下迷途的孩儿,不再被自己的至亲也遗弃!!

 

站在这个羞耻的起点上,寻找迷途归来的世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