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赤子之心学做教师

(2022-07-22 16:52:36)
分类: 工作思考

以赤子之心学做教师

—— 在2022年度“领军计划”高端研修班结业仪式上的发言

 

感谢余主人的介绍,谢谢黄班长的发言。现在看,我们的结业典礼有点像赛诗会的感觉了。诗言志,诗是最凝练的语言,是最直接的表达。可见,这几天的培训学习效果还是不错的,至少黄校长的认识是很到位的,至于大家的认识如何,我看应该都很好,只是发言的机会太少,没有让大家敞开地讲,今后的机会很多,目前的任务是安心梳理,扎实做事,把自己的想法变为现实,把我们的要求变为现实。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杨科长随后还要讲,以他讲的为准,我这里只是抛砖引玉。

 

一、敬畏

我们应该敬畏这个时代,因为,这个时代给了我们许多可能性,也给予我们许多创造性。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师正处在这个伟大时代的变革中,至于你是否感知得到,那时你的问题,反正这个变革的时代已经来临。教育改革的大幕已经拉起,四梁八柱的重要政策已经完成,教育和教师的使命进一步明确。就我们这些普通教师而言,应该敏锐地捕捉到这些信息,积极把自己的职业生涯融入时代,紧跟时代,在看似渐变的过程中敬畏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因为,我们每个人背后是十几人,几十人的团队,而团队背后是几百人甚至上千人的孩子。我们只有敬畏自己的岗位,才能认清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许多事情就是这样,要么不做,做起来的时候,会有多种情况,努力的人,结果让人满意;不努力的人,结果不令人满意;懒惰的人,结果很糟糕。对于我们工作坊坊主而言,我们要与团队一起,争取第一种结果,防止第二种情况,拒绝第三种结局。这就需要每个人发自内心的敬畏。

去年疫情突发的时候,沁园中学杨化伟工作室当天集中,就在团队集中轵城实验门口的一刻,接到上级通知,所有交流暂停,那个当天讲课的青年教师在校门口大哭,因为,她为此足足准备了几个月,她太看重这次讲课了。她太看重在这个工作坊平台上得到大家的认可和鼓励了。当然,也正是大家看重市级工作坊这个平台,去年才积极申报,无怨无悔,当然有些人是有怨无悔的无私奉献,为济源教师成长做出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个我表示真心地感谢。

二、慎重

我讲的第二问题是慎重。正是因为我们工作坊特殊的性质,要面对全市的青年教师,而不是顶级优秀教师的A”型工作坊或网络在线不见面的“Q”型工作坊。我们是面向全体农村青年教师的“L”型工作坊,这是推动区域教育均衡的抓手,不是一个应景的项目。要求大家做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起步的引路人,这一点责任重大,意义深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因此,大家要更为慎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努力修炼,敢站人前,敢说真话,善待孩子,以赤子之心学做教师。

 

一个国家的未来是由每一位教师所共同承担起来的,这个观点不要说是哪个国外的学者说的,我们中国教师应该有这个胸怀和视野。济源孩子的未来,则是由我们济源教师共同承担起来的,这一点,在座的老师更应该有这个使命和担当。

教师不易,不光是因为我们以不高的收入,支持国与家的未来,而且是教育的复杂性,让我们每时每刻需要处理崭新的挑战,需要我们努力向学,所以我们的幼儿教师伟大,小学教师伟大,初中教师伟大,高中教师伟大!

 

学生不易,不光是因为过重的希望累加在孩子身上,而且是家庭、社会、学校、家长、同伴、老师等无数因素的交叉影响,它给孩子们带来了不小的困难,有的还非常突出,需要高度关注,所以幼儿不易,小学不易,初中不易,高中不易大学生也不容易

 

因此,我们老师一定要善待每一个孩子,保护好孩子的天性,向孩子学习因为,我们成年人的价值观未必都正确,孩子们的认识未必都不对。

我们——

要以侧隐之心善待每一个孩子,

要以羞恶之心审视自己的懒惰,

要以辞让之心对待自己的同事,

要以是非之心区分教育的真伪。

 

三、 力行

我讲的第三点是“力行”。言行合一是做事做人的根本。很多道理我们都懂,因为,我们从小就是听着这些大大小小道理长大的,现在也每天用这种方式告诉我们的孩子,时间长了,就有一种错觉,似乎谁说的道理多,谁做的就好。其实不然,我们自己做的如何,自己最清楚,骗过别人,瞒不过自己。今天起,希望大家继续以书为脚,以笔为手,以思为灯,以行为重。做一个敢想敢做,善做善成的行动派做遇事绕行,只说不做的演说家。去功利心,养浩然

不要为吓唬别人而读书,要无公利心的去读;

不要为发表而写作,而要为录生命而

不要为私利而作秀,而要为孩子和民族的希望实践。

 

人无私心天地宽,一己之狭困终生。

在无限广阔的天地中,我们可以实现无限多的可能

在狭隘偏执的局限中,我们很难施展自己的才华。

 

要努力做一个歉让,智慧的坊主,要学用辩证法,要辩证思考自己团队遇到的问题,不要生搬硬套,邯郸学步。比如,一种制度对他能用,对你或许不好用,对我或许不能用。所以,要对队成员多包容,多鼓励,少剔除,要度人度己。团队建设,既要有钢性制度,又要有人文关怀要共商共建,始终让自己的团队充满活力,而不是暮气沉沉。

 

一个坊主要敢吃亏,能吃苦,多些“跟我来”的担当,少点“给我上”的聪明要始终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事做人原则,在工作坊建设中,教好学生,锻炼自己,影响他人,使自己成为一个团队旗帜和标杆让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工作坊的最大成果。

 

我们是一个85团队之多大群体,涵盖了幼儿、小学、初中、高中、特教五个学段的所有学科,集中了全市各个学科最优秀的教师和领军人才,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好资源和平台,大家这次见面,同学同研,其乐融融,要保持这种团队精神,相互谦让,相互学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平日要相互邀请走动,要敢于跨科学习交流,用好他山之石,敢于百花齐放,善于推陈出新。因为,我们的目标相通,教育的大道相通。

 

我们的产品的课程,我们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学生满意不满意,家长满意不满意才是评价工作坊建设的核心指标。他们满意了,学生阳光向上,成了社会有用之人,这是我们教育者的最大成果和目的。这是真成果。

当然,我们把自己这个大成果记录下来,变成文字,让更多的同行学习观摩,启发他们,以便让更多的孩子和家庭受益,这才是我们写作和发布的目标和意义。我们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为写作而写作,平时目无学生,教学做不好,家长不满意,学校不乐意,同行看不起。这是不行的,这是不能带我们青年教师的。另为一种是害怕写作。只会教书,不会表达和梳理。其实,写作并没有那么神秘,之所以怕,很大原因是被一些“专家”和“名师”的“成果”吓着了,其他,他们很多“论文”也是唬人的,我们不缺论文和著作,缺真正的教育家。我们不缺正教授,而缺真教授;我们不缺名教师,缺真教师!

如果当真问问一些“专家”“名师”“教授”们文章和论著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他们未必敢说,因为,很多也稀松平常,不知一写。要知道,教育正在的规律性的原则并不多,孔子说了很多,《学记》讲了不少,陶行知做了不少,苏霍姆林斯基写了不少。能把上述已经呈现的教育规律学通、弄懂、做成已经了不起了!

 

上述两种倾向都不好,我们既不能完全陷入唯写作、唯课题之中,也不能彻底躺平,只字不提。要把行动和写作结合起来,为记录而写,不要为发表而写。这样就没有负担,反而会有很多鲜活的材料,有了这些材料,稍作调整,就是所谓的案例、论文、课题甚至著作。因此,我们要注意教育日志的写作,多写案例,精写论文,积少成多,以写练脑,练思想,练表达。

 

五天的集中封闭学习,有大家的努力,再次感谢我们在坐的每一位平凡而伟大的老师!

五天的集中封闭学习,不离开服务支持系统,感谢中国研修网的杨老师,王老师,张老师,巴老师,以及参与本期高端研修的所有人员!

谢谢大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