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院集团化唯马鞍山马首是瞻

(2010-08-12 20:42:18)
标签:

医院集团

资源整合

医疗改革

公立医院

杂谈

分类: 医生哥谈医改

医院集团化唯马鞍山马首是瞻

 

    国家公立医院改革方案号召地方试点,其中提出可以进行集团化,资源整合。到了马鞍山之后,我觉得马鞍山市立公立医院集团化是最成功的一种模式。也许鄙人孤陋寡闻,对全国的情况不了解,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但愿有更多成功的经验产生。

 

   马鞍山市市立医疗集团虽然定位在为市政府直属正处级事业单位,但是在市政府的领导下,由原市卫生局下属的市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中医院、市传染病医院、市昭明社区卫生服务站等5家公立医疗机构整合成医疗集团,承担市政府办医职能,并由市政府授权,负责市级公立医疗机构国有资产的投资、管理、运营。也就是,人财物都统管起来了。

 

    集团设立管理机关,根据职责和工作任务,管理机关内设7个职能机构,分别为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部、规划发展部、质量与科技管理部、党群工作部、干部保健办公室。 集团是一级法人,医院是二级法人。集团老板为总院长,医院为执行院长。  

  
    集团对原来5个医院的专业进行资源整合,比如说,原来市人民医院(三甲)的妇产科整合到市妇幼保健院(二甲),在市人民医院的妇产科门诊由妇幼医院负责,其业务收入归妇幼医院;而原来妇幼的外科等,整合到市医院。同时,将这5家医院的检验可整合为临床检验中心,并且成立集团管理的药品器械采购管理中心和信息中心。目前现有职工总人数20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218人。拥有开放病床总数1200余张。


    我个人认为马鞍山模式只是公立医院内部管理的一个模式,可以说是按照企业资源整合的思路——规模效应等市场原则进行的。内部结构和环境变化了,外部环境没有根本的改变。也就是,如果按照医改的总体方案要求:政府对公立医院补偿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依然受编制的制约,公立医院扩展的欲望还是非常强烈,不合理的医疗服务依然在过去环境下得不到有效的监管于制约,医药还没有分开,医生的劳动价值还没有得到回归,还没有真正地按单病种付费,等等。

 

    通过马鞍山的考察,有两点我一直坚持的:

 

    第一,医疗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很大程度与公立医院的内部管理没有直接的关系;医疗改革要解决的是看病贵的问题,这个责任的主体在政府,很大程度决定保障体系的建立。马鞍山公立医院改革的事实业证明了这一点:不管你公立医院如何改,目前来说,总的医疗费用还是没有降下来,相反还是增加了。当然这个增加的因素是多元性的,与全国医疗费用普遍增长是一致的。可能由于马鞍山的经济状况或者原来的基础好,他们增长的幅度略低于全国。

 

    第二,医院的趋利行为决定于医护人员的劳动价值是否得到体现。如果依然把公立医院置于市场的大环境中,政府没有在补偿机制上制定长效机制,公立医院一定与民营医院在市场中就生存,求发展。目前为什么公立医院扩张欲望这么强烈呢?有两个:占领市场和有利可图。如果无利可图,他们会占领市场吗?公立医院永远不会是慈善组织!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将公立医院等同国有企业,公立医院没有理由不营利

 

    最后结论:马鞍山公立医院的整合是成功的,但是离政府的责任还是有相当大的距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