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菠菜”提到宿迁市的医疗体制改革,他说:宿迁体制改革后的医疗市场的问题,不能简单的认为是体制改革引起,而是卖医院,只是完成了所有权的转移,当地医院对医疗市场的垄断仍没打破,其改制对提高医院工作效率和解决政府补偿不足或许有好处,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的看病贵问题。他主张在政府办好一部分国立医院的同时,鼓励多种所有制办医,在政府主导下的医院竞争,才是方向。由政府全揽,必然影响效率。
看来我不参与他的讨论似乎有点情理不容了,谁叫我是老菠菜的菜农呢!
我认为,老菠菜提到论点是对的,由于我还没有彻底去阅读宿迁市医疗改革后的今天,只读过它的昨天。不管昨天和今天,我都是这样认为的:医疗体制改革成功与否与政府的责任分不开的,与体制是无关的。体制只是解决一个效率问题,政府的参与是解决一个公平的问题。公平与效率是一对孪生兄弟,总是有矛盾的,总是需要调整的。谁来调整呢?是市场?还是政府?当然中国虽然没有彻底的市场化,但过去近三十年的改革已经做了很好的答复:市场在提供基本医疗上是无能为力的。美国这样一个市场化的国家,依然需要政府来“调节”,政府所花费的资金比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多!更不用说福利程度高度优越的欧洲,它政府的作用一刻也少不了!政府的作用是什么呢?就是如何再分配!如何解决贫穷,如何缩小贫富差距。(请读最近吴敬涟的文章)
因此,宿迁市的改革成功与否最大的矛盾焦点在于——政府的责任如何体现!我们切不可把医疗卫生(尤其是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作为一个包袱而甩向市场,由市场来解决。政府有责任去解决社会所有成员是否看得起病的问题。至于是不供方还是不需方不是问题,只要政府责任到位就行。宿迁的的改革不注意这一点,多看几年,一定是失败的,或者更加趋利!
我们解决的问题是:公平与效率如何统一,政府要做什么还是什么都不做,或什么都做?在目前公立医院如此“高效率”的情况下,政府如何再生公平,是不是我们要回答的问题呢?
(刚开完两个会,有点时间,阅博即时有感,随手拾来,还没有没有系统地回答老菠菜的深层次的问题,容我抽身好好完成这份答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