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刑不上熟人是法治杯具

(2010-05-04 14:43:11)
标签:

杂谈

从2007年开始,湖南宁乡县100多名被拖欠工资的民工向老板文军讨薪,但屡遭殴打。2009年,法院判决施工败诉,但公司拒不执行并扣押3名法警。宁乡县法院执行局某局长称:“大家跟文军平时都认识,不好意思去家里抓人。”(见5月4日《三湘都市报》)

 

“大家跟文军平时都认识,不好意思去家里抓人”,看似平常话,出自法院执行局官员之口,立马变得相当雷人。熟人不好意思抓,让我联想起一个计生段子,说一计划生育官员下乡普查,问一老农:您知道近亲为什么不能结婚吗?老农露出腼腆的笑容,答道:这个我当然知道。太熟,不好下手。

 

局长与老农的“熟人论”如出一辙,如果说老农因为不懂近亲不能结婚的科学道理,才闹了笑话,执行局长发雷人之语又因什么?值得玩味。欠债还钱,杀人偿命,乃自古天理。文军欠债不远还恶如虎狼,殴打债主,如此行径背后,恐怕不只是与法官“认识”这么简单。不管这位局长有多少难言之隐,法律之剑落到这种人手上,是彻头彻尾的法治杯具。

 

法治与罪行,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哪一面朝上,另一面就朝下。法治彰,则罪行灭;罪行昭,则法治微。谁能否认,文军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一次次干出恃强凌弱、伤天害理之事,不是当地法治不彰结出的恶果?可以说,有不好意思抓熟人的法院执行局长,必然就有欠债不还钱还打人的黑心商人。

 

“大家跟文军平时都认识,不好意思去家里抓人”,让人产生可怕的类比联想:只是认识的人尚且如此开恩,如果犯事者与法院执行局长沾亲带故,亲朋戚友,那还了得?!把人民赋予的法权当作私器、玩偶,随便玩弄,素质之差、觉悟之低令人拍案。这种人居然还堂而皇之当上法院执行局局长,真正是法治之悲,公众之悲。

 

公众信奉法律,愿意在法律的框架内解决权益纠纷,本来是法治的良好基础,执法者应该珍惜这种机会才是。可惜,某些执法者素质太差,太不争气,辜负了公众对他们的信任,继而打击了他们对法治的服膺。非逼公众“礼失求诸野”,走上非理性维权之路不可,实在太不应该。假如民工讨薪到最后演变成常见的群体性事件,法官是否会为自己的不作为而愧疚呢?司法不作为,是和谐社会最大的危机,这在近年的社会实践中屡屡得到印证。

 

封建时代,“刑不上大夫”已经被当作非法治的经典名言而倍受诟病,到今天大而化之,“刑不上熟人”,令人纠结。在全国上下倡导以法治国的当下,宁乡县法院执行局的做法实在是一大反讽。这种官员,情为谁所系,利为谁所谋,堪疑;能者上,庸者下,这种雷人官员是否继续在位?当问。

 

新闻链接:http://news.163.com/10/0504/07/65QSBGOG00014AED.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