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民生效应:可怕的社会瘟疫
(2010-04-29 15:34:15)
标签:
杂谈 |
4月29日上午9时40分,江苏泰兴市泰兴镇中心幼儿园发生一起伤人事件,一名男子持刀冲入校园,砍伤31人,包括28名幼儿、2名教师、1名保安,其中5人伤势较重,有生命危险。(见4月29日新华网)
寒光闪闪的屠刀,让人不寒而栗;四散喷溅的鲜血,让人悲恸欲绝!
就在前一天,4月28日上午9时许,于3月23日早上在福建南平制造了惊天大惨案的郑民生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郑民生伏法仅过6个小时,一名30多岁中年男子冲进广东湛江雷州市雷城第一小学,持刀砍伤16名学生和1名男性美术教师;仅过24小时,江苏又发生同类惨案!
如果再往上追溯,4月12日下午,广西合浦县西场镇西镇小学门前发生一起凶杀案,造成2死5伤,其中也包括多名小学生。不足40天的时间,郑民生之后,就发生了3起作案动机、作案手法如出一辙的案件,史所罕见,骇人听闻,这是为什么?
鉴于南平惨案发生后,媒体过分同情郑民生以至超越是非、正义、伦理底线的现象,笔者曾经撰写社评《反思惨案不能丧失正义底线》予以警醒,其中提到“毫无节制地同情邪恶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现在看来,不幸言中,此起彼伏的同类案件昭示社会已经出现可怕的“郑民生效应”这种瘟疫。
一起起由于心灵扭曲、人格分裂而将屠刀挥向小学生,疯狂报复社会的案件触目惊心,令全社会恐慌,谁也不知道下一下会轮到谁。个案原因也许各有千秋,但如此密集发生,必然有错综复杂而又相对趋同的社会原因。多年来,教育偏颇造成信仰缺失、伦理失范,公权不公导致公平丧失、正义沦陷,发展失衡酿成致社会断裂、仇视蔓延,保障不力又使弱者所受之委屈、怨怼无处发泄……对预期充满不确定性加剧社会底层尤其“失败人物”的焦灼、绝望情绪,从而诱发了他们病态的反社会行为。
在层出不穷的小学生受残害的案件面前,在受害者父母呼天抢地的悲怆中,任何的反思都显得软弱无力,甚至是多余的,在此关头坐而论道是不道德的。当务之急是亡羊补牢,高度重视中小学校园的安全,并出台行之有效的保安措施,保证此类恶性事件不再发生。无论是政府加大投入,增加校园自身安保力量,还是动用社会资源保护校园(如公安、武警、预备役、家长等),都应该有所行动,不要把再三发生的惨案当作个案看待而无所作为,等待下一个郑民生式恶魔的诞生。
为了广大家长不再为孩子的安全担心,为了广大师生能安心教学,拜托肉食者们多想想办法吧,不能再等了。
新闻链接:http://news.163.com/special/00014CMS/taixin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