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更需要ISO9000廉洁认证
(2009-09-06 14:02:35)
标签:
杂谈 |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2000多个政府部门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政府部门开始采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这一国际先进理念来强化行政管理,推动自身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据9月6日中国政府网)
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起源于英国,它的作用在于提高企业质量保证能力、降低企业采购/销售成本风险、消除贸易壁垒等。国际间广泛的实践证明,实施ISO9000标准是完善组织的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这个不折不扣的“舶来品”,能被国人接受,并且从企业到政府,成为政府质量管理、绩效评估的软件,进步令人欣慰。
工业、商业组织,完善质量管理的目的在于:能对组织的产品或服务质量实施有效的控制,能对产品或服务质量进行持续地改善,以适应顾客的需求和取得顾客的信任,从而扩大市场占有率,促进组织效益增长和发展。政府组织亦然,只不过它的“顾客”是公众,“产品”是公共服务,“市场占有率”是公众信任度、支持率,“效益”是政治可持续发展而已。由此可见,政府的质量管理标准化,对于一个缺乏政府服务规范化传统的国度来说,其善治意义重大。
不过,窃以为,与政府其它行为规范相比,ISO9000廉洁体系认证更为迫切,更有现实意义。官员腐败现象不但没有像数年前某些专家的预测,越来越少,而是愈演愈烈,令到执政党和中央政府颇感头痛,百姓更是怨声载道。可以说,官员腐败是潜伏在政府体内最大的敌人,是影响政治可持续性发展最危险的毒菌。对于一个孤独求败的政治集团来说,打败自己的只有自己。腐败的多因一果,诸多原因中,廉洁行为规范、质量要求的粗陋(不是缺乏)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纵观诸多官员廉洁行为规范,条条纲纲,语焉不详,可操作性不强,自由发挥的空间巨大,因此总被聪明的官员钻得百孔千疮,体无完肤。从禁止公款吃喝,到逢年过节收礼,莫不如是。
ISO9000质量体系要求组织的各项活动之目的和范围——做什么、谁来做、何时做、何地做、如何做,对活动如何控制做出详细的规定,使到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纠。实现从“人治”到“法制”的转变。如果,政府官员的廉洁行为也能做到如此规范化、流程化、精细化,廉洁行为应是什么样子,什么行为是腐败行为,公款吃喝多少钱为限,收礼数额超过多少是腐败……标准细化而明确,具备可执行性;再加上其它的行为规范和质量要求——监督、检察、惩诫等,一套完善的廉政系统形成、运作之后,即使不能立竿见影,河清海晏,至少也可以得到控制,使官员腐败保持一个较低水平。
官德廉为先。队伍廉洁了,其他规范推广起来就顺滑多了。
新闻链接:http://news.163.com/09/0906/07/5IGRGJ2K0001124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