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校园 |
分类: 迷失的青鸟 |
小可说我是个爱回忆的人,文章里充斥着"曾"."似乎"."依稀"等词.他是对的.
昨天回家时我无意中发现了4个好时的盒子.
"只有第一个进入法老墓的人,才知道爱米丽当时的心情."爱米丽无意中发现了那个装了四十年回忆的铁皮盒子,而我发现了我的.
我把里面的东西一样一样地拿出来,摆在下午四时的阳光里.
我对小可说,看啊,这些都是我的.它们竟然还在.
最早的那些是97年的东西.最后的大约是03年底的事.
对朋友说,这可都是我最好最好的时光啊.我决定将它们整理好,然后丢掉.
打开我的盒子
我看到了写在蔷薇花瓣中的故事
圈儿现在在北京,偶尔打开新浪,便会想起她来.而宁在美国,嫁给了那个一直爱着她,为她弹着吉他写歌的男孩子.现在正是那里的上午,不知道阳光里的她是否会想起这些我们一起写过的字.
宁写的诗是最美的,圈儿的文字是贴心的,而我,记得将新开的梅花折下放进她们的抽屉里.
印章是另一个朋友的,是比我们高几届的学长刻的,很是仰慕.竟然一直藏着.
然后,我们各奔西东.爸爸将我的入学通知书放在一只狭长的白色信封里,郑重其事地放到我的行李中.从此,我便在那个树木葱茏的学校里生活了四年.
那一叠车票往来的不过是那几个我仍然记得的城市.
那些门票上是我依然叫得出名字的风景.
今年去中山陵和灵谷寺的联票150,而02年的11月,不过才15元20元而已.
那时,没有钱到处乱走.现在,依然没有钱到处乱走,甚至,连时间都没有.
南京,很难忘,南京的城墙,很难忘.南京秋天的落叶,很难忘.
我回来,带着礼物.她们回来,也带着礼物.
彼此交换,彼此惦记.
从西安带来的兵马俑和钥匙圈,从上海带来的牛奶棚的糕点,从南京带回的臭豆干......
琳儿给我的石头挂坠,我戴了两年.
毛毛夹在信里寄来的手串仿佛糖果一般.
图钉的故事我始终记得.
椰子壳的手串和项链应是蛋蛋带给我的.
而木梳的钥匙圈是师姐送我的礼物.
那把钥匙,能打开华山南峰上的一把锁.
为什么,我都记得那么清楚.
我曾有过那么多的卡.
那些卡都变成了彼此问候的温柔声音.
后来,集卡成了爱好.一张张地收起来,如此的珍惜,在时间里也渐渐淡漠.
还有我的口琴,我会用它吹一首<友谊天长地久>.那时我总是以为会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吹起这支曲子,但我终究连怎么吹口琴都快忘记了.
还偶,那本更早时得到的通讯录.让我记得"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还有谁,还记得.
前一篇:由奶酥小饼干到曲奇的假日旅行
后一篇:守护好这个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