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撬开大兴安岭银色天窗

(2007-09-22 01:50:45)
标签:

产经/公司

矿业开发

矿产资源

刘继顺

分类: 话说找矿
----内蒙古地矿局发现拜仁达坝大型银多金属矿纪实
来源:鱼眼看矿业的博客
 

    经过3年的艰苦努力,到2003年,内蒙古地矿局终于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拜仁达坝实现了找矿的重大突破:已圈出27条矿体,重点评价的1号矿体目前虽只控制长1900米、延伸长150米,但控制的金属量已达到两个大型矿床的规模。若在此进行进一步的工作,极可能诞生特大型甚至是世界级的大矿。

  拜仁达坝重大突破的实现,带给人们的激动与兴奋绝不仅限于此。人们通过这一仅被撬开一条小缝的天窗,发现的是大兴安岭地区巨大的找矿潜力,并进而认为大兴安岭可以成为我国在新世纪矿产资源尤其是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战略接替基地。

  旧话重提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大兴安岭地区巨大的找矿潜力,其实人们早有认识。

  据内蒙古地矿局局长胡东宁介绍,早在上世纪70年代,地质工作者就在大兴安岭主峰的黄岗—甘珠尔庙成矿带上相继发现了白音诺尔、黄岗梁、大井、浩布高等多个大型—特大型有色金属矿床。一时,“草原上的小南岭”被人们戴在了大兴安岭头上。

  但在随后的时间里,由于找矿难度急剧增大、探矿投入严重不足,找矿工作几乎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20多年里,该区没有出现大的找矿突破,依靠原有成果建立起来的矿业生产体系在吃完“祖宗饭”后,多数已处于“等米下锅”的局面,区域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基于做活做强地质找矿主业,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物质支撑的基本思路,内蒙古地矿局在国家对地勘单位实行属地化管理后且无找矿经费投入的情况下,决定每年从事业费中挤出一定的资金,重上大兴安岭,重新评价大兴安岭。

  撬开天窗

  在原有的“资金国家拨、设备国家投、工资国家发、成果国家收”的地勘管理体制下,地勘队伍基本没有资本积累。内蒙古地矿局也不例外,资金成为找矿的一大“瓶颈”。

  为突破这一“瓶颈”,内蒙古地矿局决定打破常规,从分析地区成矿规律、历史地质资料入手,选择一个突破口实施重点突破,进而积累找矿规律,以降低资金投入量,缩短找矿周期。

  据该局副总工程师、地矿处处长郭利军介绍,思路确定后,工程技术人员反复分析认为,大兴安岭地区属东西向延伸的古生代古亚洲构造成矿域的一部分,并强烈叠加了中生代环太平洋构造—岩浆成矿事件。两期构造成矿域的复合叠加和转换,使该区成矿期次更多、成矿地质条件更优越、成矿强度更大。尤其是中南段的赤峰市,更是处在我国东西、南北构造带的第一个交结点上,成矿条件更为理想。

  因此,他们理出了重上大兴岭的基本目标:以赤峰市为重点,打通南北大通道,为整个大兴安岭地区的找矿积累经验。

  随后,他们便沉入历史地质资料中,尽管这些资料仅为1∶120万的化探扫面及填图,连1∶5万的化探填图都极少,但他们仍根据成矿规律的认识,坚定地将突破点选在了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的拜仁达坝。

  通过对这一地区进行1∶5万的加密,2001年,他们即对拜仁达坝取得了突破性认识,圈出22个异常点,投入56万元资金进行糟探,并成功找到露头矿。

  2002年正式进行钻探,1年内共钻探15孔且孔孔见矿,矿体最厚达11米,最薄处也达0.75米。截至目前,他们已在该区圈出27条矿体,其中1、2、3号矿规模较大。经重点评价后,1号矿体地表已控制1900米,推测长度在3800米以上。深部控制长700米,控制斜深80-160米。完成的工作量已控制银金属量2000吨、铅锌84万吨,银氧化矿的平均品位达509克/吨,原生矿品位达331克/吨,铅锌原生矿品位达5%。

  一个富银多金属矿就这样被端到了世人面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