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敏倾力进军地产之谜
10月10日,上实发展(600748)发布公告,称原上实发展总裁卢铿已由于“个人原因”辞职。与此同时,海尔地产在其官方网页上公开宣布,是日,卢铿已出任青岛海尔地产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57岁的卢铿,是房地产行业的知名人士。他曾仅用不到六年的时间,即在中国六省八市开发建设了10多个大型项目,经营产业涉及高级房地产、旅游、电子科技、农业、建筑和教育等诸多领域,固定资产达10多亿元。2001年卢铿曾荣获“中国房地产十大风云人物”称号。
卢铿转投海尔地产也被诸多业内人士认为是海尔加大地产投入的开始。据了解,已悄然成立有5年之久的海尔地产,在其公司网站介绍中,被评为2006年度青岛市房地产开发综合实力“十强”,名下的在建、待建、拟建楼盘有10个,包括一个占地面积约3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02万平方米的旧城改造项目。
但有趣的是,四年前,即2003年的福布斯全球行政总裁会议上,张瑞敏还以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的身份高调表态:海尔将以本业为主,不准备投资国内房地产行业。如今,张瑞敏对海尔不“碰”地产业的解释是:“现在投资地产业可能取得丰厚利润,但伴随而来的风险也会很大。”他还强调,是否应该进入这个行业,关键看企业在里面有没有竞争力。
2003年以来,国内房地产市场行情一路看涨,即使遭遇2005年起连续三年的严厉调控,这种势头仍不见减弱。反观海尔主业所在的家电乃至整个制造业,利润日趋微薄。
一则消息在坊间流传称,海尔正秘密筹划大举出击地产业,初步投资额将达200亿-300亿元,且正四处物色地产业务掌门人。虽然海尔有关负责人对此不置可否,但从卢铿赴任看来,海尔欲大搞房地产的传言并非空穴来风。
根据海尔地产的官方网站显示,公司已建成和在建的项目包括:桐安雅居、东城国际、臻园、京峰雅居、望山居、海语江山等项目。另有全国多个大型项目即将开工或已进入实际运作阶段。(感谢经济观察报种昂兄提供的最新资讯)
阅后评论
你并非张瑞敏
记得说过一句话:怀才就象怀孕,时间久了会让人看出来。实际上,对于海尔,对于张瑞敏而言,其根本是不瞄准地产的丰厚利润,也不是自身的实力,而是来自于家电业竞争的残酷与持续生存的威胁。连海尔对家电上规模不等于上利润都有了深刻的反思,对于其它家电品牌的处境可想而知。
利润就象血液,当只出不进,或者没有形成真正的良性循环的话,那结局只有一个:衰竭慢性死亡。资本是现象,市场才是本质。经历了20多年的市场鏖战,中国家电很疲惫,这种疲惫既有来自国美、苏宁、五星、大中等连锁渠道的控制,又有来自跨国家电品牌的技术与价格打压,更有来自家电企业本身的管理瓶颈。
张瑞敏的“转身”似乎在昭示,中国家电的发展未来需要在解决生存问题、形成良好的积累后,才能在品牌、核心技术上逐渐形成竞争力,在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前,任何合理方式的求生都无可非议。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海尔掘金地产本身也是其产品价值链上实施增值的环节之一。业内外由此过度批评多元化显然并非理智,因为你并非海尔,也不是张瑞敏,你并不知道一个企业的生态圈原来是如此复杂。
多元化没有本质上的错,错的是盲目多元化。在商业地产的征途上,海尔的视野也许更加广阔。但令笔者担心的是,包括海尔地产在内的企业在国家政策的连续重压下能否找到真正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这是海尔不得不面对的政策重大障碍。
要生存,先把泪擦干。中国企业,谁也不能例外吧?!
文/于清教
往期阅读:
地产大鳄海尔浮出水面?
海尔利润“从良”掘金地产
海尔变阵冲击全球化
可怕的不是危机
“家族化”≠“家族制”
择业也可先“结婚”后“恋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