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了解你脚上的历史
行走,是人类的标志之一,因有行走这个需要,也才诞生了鞋子。谁都说不清人类从何时起开始穿上了鞋子,而鞋子高度的反反复复,兜兜转转又仿佛一个轮回,不断盘升,然后回归平实,中跟过了是高跟,高跟过了是超高跟,到了21世纪,平跟鞋开始回头,演绎出一番不同的风味。鞋子的演变与发展,既能看出时尚的脉搏更是文化变迁的一个侧影,多少王公将相,无数设计大师在这样一个历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此沉甸甸的历史,让人回味无穷。
最初的模样
人类最早的鞋子是什么样的?要追索这个问题,必须上溯到几万年前。在遥远的非洲南部海岸,离印度洋不远处的克拉西斯河河口,有着无数密布的洞穴,据悉那儿曾经是homosapienssapiens(这个拉丁词的意思是"双倍智人")的第一批社区。为了适应恶劣的环境,早期人类发明了服装--大多是经过腌制的动物皮毛。而为了保护脚底板,他们想出的最简单、快捷的方法,就是一把揪住手边的任何东西(平展的树皮、大片树叶,也许还有一束束的野草),用藤条或坚韧的长草捆在脚下。早期的"鞋子"可能不很美观,但却很实用。
12世纪
12世纪人们已用树皮和动物的毛皮来制作鞋子,那时的人们还只能走在泥泞的街道田野上,为了避免泥水溅脏了衣角和鞋子,人们开始尝试给鞋子加跟;另外还有为了要让鞋经磨耐穿,也纷纷把鞋底做得很厚。
13世纪
13世纪时,上层社会的男人全穿尖头上翘的鞋。以往宽头平软的鞋尽管舒适随意,可显得憨头土脑,不受欢迎,不入时尚。鞋子一经进入时尚观念当中,就要迎合人们的社会观念、美的感受,这时情况就变得复杂起来。曾有几度,西方妇女都准备好了要用布带来把自己的脚裹小一点。好像全世界的女人都没闲着,为了让自己的脚小起来这种现象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比如中国一度盛行的小脚,是文化也是时尚,但在道德上很受指责。在西方,崇善小脚的程度虽然没到中国那样畸形的程度,但女人有一双纤纤小脚也被认为是出身高贵,窈窕淑女的典型。
有一度人们为了实用的目的,防止泥土飞溅,曾在鞋底下加一个铁制的小菱状跟,这既方便走路的稳实,也垫高了鞋子,而且当泥土塞满铃心时,可以磕击拍打,把泥拍掉。同时,这铃跟也不失为式样上的新颖美观。
15-16世纪
15世纪初期高跟鞋开始出现,但只算得上是鞋跟稍高的设计,方便骑马时双脚能够扣紧马镫。到了16世纪末高跟鞋成为贵族的时尚玩意,据说身材矮小的路易十四为了令自己看来更具自信及权威,因此要鞋匠为他的鞋装上4吋高的鞋跟,并把跟部漆成红色以示其尊贵身份。
高跟在时尚上,是女人专有的特权,摄影师马里欧斯·蒂诺(Mario
Testino)说:"我羡慕姑娘们能穿高跟鞋。我们就不能。高跟鞋可能是今天在完全享受时尚上,男人和女人的唯一区别了,男人因此差了一步。"其实他的话说的也不对,在历史上,高跟鞋就是个例子。
17-18世纪
到了17世纪,高跟鞋开始成为男女时装的一个重要元素。这时高贵的高跟鞋有3吋高,鞋身相当细长,鞋跟与鞋底连成一体,若你有机会走到17世纪的街上,你会发现街上所有行人都穿著相同款式的鞋子,因为当时的造鞋技巧只能造出一个高跟鞋款式。其实在本世纪70年代登场的"松糕鞋",远在16世纪已有这种木屐高跟鞋面世。木屐也可算是高跟鞋的前身,当时做为套鞋穿用,始源于北欧,用来保护穿在里面的皮鞋。在天气火热的月份,有人就干脆以木屐代替皮鞋,使足下凉快一些。
18 世纪
由17世纪末起,人们开始尝试制造纤细的鞋跟,可惜支撑力不足,唯有加宽鞋跟的顶部以连接鞋底,到了18
世纪后期高跟鞋的高度渐渐回落,取而代之是加上丝带及蝴蝶结的鞋子。而这时,鞋子开始被赋予性感的定义。女人们踩在高跟鞋上,托直了脚裸、延长了双腿,脚心如芭蕾舞演员的一样被拉长成弧线。整个下肢这样被拉紧后,人体前胸自然就突出,后背内弯,臀部外翘。这时女性的身材被如此特意却不经意地塑造后,变高了,变瘦了,身姿煞是好看,更成为理想的女性倩影。
19 世纪
可爱的Mary
Jane鞋款首次推出。这个款式在19 世纪流行了50
年之久,当时的造鞋技术已相当成熟,流行以不同用料如缎子、丝绸及皮革来造鞋,款式亦更多元化。到了这个世纪,高跟就再没有什么实用目的了,只被看成是风格式样的鼓舞激励,设计师和穿鞋人都为有高跟这一形式而欢欣雀跃。设计师喜欢高跟,因为这给他们提供了有利因素,可以利用高跟来玩弄设计游戏;女士们喜欢高跟,因为它让她们昂首挺胸,风姿绰约。
20世纪
20's此时露跟鞋开始流行。期间,潮流杂志曾唾弃这崭新的鞋款,认为当众露趾露跟缺乏修养,当然面对女性渴望解放的欲望,这个说法很快便站不住脚了。
50's
这是鞋跟革命的又一重要时期。早期的鞋跟因造鞋技术及用料的限制,鞋跟只能造成漏斗状,即跟部自鞋底开始收窄,到底部再扩大。鞋跟后来虽可发展成笔直,却依然欠缺线条美。直至50年代的钢钉技术改革了鞋跟,设计师才能设计出现今女士又爱又恨的尖细鞋跟。当年玛丽莲梦露因穿上由Salvatore
Ferragam设计的金属细跟高跟鞋令她一举成名,难怪她曾说:"虽然我不知道谁最先发明了它,但所有女人都应该感谢他,高跟鞋给我的事业有极大的帮助。
80's
年代之鞋是素色黑浅口鞋,有时会饰以扣环,随着年代的推进,最初默默无闻的颜色开始重活跃起来。透明丝织薄纱制蝴蝶结和玫瑰形饰物呈现于宫廷鞋,设计师也慢慢而谨慎地开始用珠宝装饰满晚宴鞋的鞋跟。尽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雅皮士",习惯于过夜生活,但他们也开始关注白天的娱乐生活。慢步和去体育馆成为时尚,网球鞋或训练鞋无处不在。就像八十年代的衣服一样,网球鞋上的牌子她十分重要。它必须是Reebok.Nike.Fite.Adideas或Pume.年青人把网球鞋当舞蹈鞋穿。
1980,设计师开始不详加区分一种鞋与另一种鞋的界限,仅分为及踝款和高帮款两种,美丽而不对称的造型,精心绣缀的几许花纹的栗色软羊皮鞋,加拿大
Georgeis Moretti设计。
1985,传统的Chanel牌两接头后系带宫廷鞋卷土重来。它真正适合新兴的职业女性和八十年代早期的商业繁荣。一季有七款不同的鞋子可供选择。
1986,Dr
Marten靴成为反时尚的摇滚迷的统一着装,但此系列的野味渐渐变淡并为更广泛但仍追求时尚的年青人所接受。
1989,运动鞋制造商利用最新的高科技对每一款鞋都不断创新,以期优于上一款鞋,技术很重要但良好的设计师商标却是街头信誉保证的关键。
1995,坡跟鞋回潮,取名松高鞋。鞋子的怀旧情愫开始滋生蔓延,再次证明时尚是个循环往复的物件,而且循环周期愈发变短。
21世纪
众品牌相继推出各自风格的鞋子设计,回归、创新是各品牌的共识,你已很难归纳某个年份流行哪款鞋子。所以穿出自己的风格,让鞋子体现主人的精神诉求就OK啦。(文字据《亨达》杂志)
http://119.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10/16/20/10/11643e12b48.jpg
更多精彩图片将在以后系列文章中推出,请期待。
推荐阅读
亚洲第一港这般模样(图)
我的帆船我作主(图)
西行记之南阳篇(图)
最有魅力的竞争是微笑(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