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森茨维格箴言录
神的自由表现为无常和力量,神的本质是义务和命运。
——《救赎之星》第31页
永恒的本质把自身转化成爱,一种每时每刻都常新的爱,一种永恒年轻的爱,永远第一的爱,这种爱完全是一种冲动。
——《救赎之星》第160页
任何爱都是一种关系,上帝的爱要求人给予爱的回报,但二者绝不是平等的。人的爱源于上帝的爱的激发……人如何接受上帝的爱呢?人在上帝面前,原是一个孤独的、封闭的自我,其特征是反抗,这仅是一种傲慢。由于上帝之爱,反抗转化成其反面――谦卑。谦卑是一种意识到上帝恩典的骄傲。
——《救赎之星》
同上帝之爱的重大区别之一是,人的爱具有信仰性,没有信仰,人的爱只是空洞的形式,毫无意义。
——《救赎之星》
在由人救赎世界和借世界救赎人的救赎中,上帝救赎了自己……没有救赎,在创造和启示中开启的通向上帝的大门就会关闭,只有救赎才能解决一切问题。救赎的途径是“爱邻”。爱邻是对上帝的“爱我”命令的回应,体现了上帝的所有命令。在上帝对人的爱中,上帝命令人爱上帝,但人又如何去爱上帝呢?通过爱邻(爱上帝的造物)。没有爱邻的的行动,人的爱将仅是自由意志,无法回应上帝之爱。没有爱邻这种行动,这种爱将是自由意志或意志自由,爱邻体现了所有的命令,爱上帝在爱邻中表达自身,爱邻是克服人的孤独的需要……邻指近邻,是离我们最近的人。爱给予最近的人和事物,由最近的事情到世界上的所有事物,直到让世界充满爱。
——《救赎之星》
犹太教和基督教都在追求永恒的上帝,但二者追求的方式是不同的,而且这也被标志为二者的本质区别:犹太教是永恒的生活,基督教是永恒的道路。
——《救赎之星》
永恒民族以其时间中的生活为代价……习惯和法,过去和将来,成为两个不变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它们不再是过去和将来,在严格意义上,它们也被转化成不变的当下。把习惯和法融合成一的一种单独的生命形式充满了瞬间并使之永恒,由此,瞬间被抬高到时间之流之上;并且,被圣化了的生命不再有时间生命的性质。
——《救赎之星》第304页
对基督教来说,人一生下来只能是一个异教徒,而不是一个基督徒,要想成为基督徒必须经历自身的异化,放弃自身的自然本性成为一个基督徒。而犹太人则相反,他一生下来就是一个犹太人,任何天生归属于上帝的选民的人,就被认为是一个犹太人,并且有能力参与神圣民族的永恒生活。犹太人否定了自己的信仰就是出卖自己的本质。犹太人的生活引导他更接近自己的天生本性,其根本在自身之内,不需要外部提供什么。
——《救赎之星》
犹太教的永恒生活是火,基督教的永恒道路是光。光来源于火,二者具有互补性。犹太教是对上帝永恒的启示,而基督教则是爱的扩张,因它试图把整个世界都变成基督的世界,这两种宗教都是上帝的同一任务的工作者,两者最终要达到和解。
——《救赎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