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回老家从插队的朱庄三队走过

标签:
文化 |
分类: 随笔 |
回老家,面貌皆非,许多老地方已经不知具体位置。
每次乘坐长途快客,必过济川大桥,济川大桥桥名碑石即我所题。那天寻找当年插队的朱庄,经过问询才知道,我插队的朱庄三队的村庄,紧靠着济川大桥,也就是说每次路过济川大桥,就是从我插队的朱庄三队走了一遭,而我竟然不知此处即我当年种田的村庄所在。不胜唏嘘。
当年郊区的农庄,如今也成了城里的一个区域。
当年插队的我,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我就是一个在农村种过几年田的匆匆过客。我这个从城里下来种田的小伙子连基本种田的农具都无,常常向庄上的高福林家借用农具,我记得借用的农具就是农民常用钉耙、大锹和畚箕,那时的农民也是穷困不堪,他家慷慨将农具借给我,也是做人的厚道和善良。我心中一直记挂和珍藏着这份真情。此次找到他家,高先生夫妇健在,都是奔八之龄,我对他们表示了由衷的谢意,送了一张“厚德载物”的横批留其备存。
前一篇:与家乡高港的书法朋友交流
后一篇:陈仲明:一个时代的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