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孝陵的点滴观感

(2010-06-16 07:00:02)
标签:

明孝陵

石刻

棂星门横匾

杂谈

分类: 随笔

陈仲明

 

记得是1990年的一次绵绵细雨中登上了明孝陵的明楼的,那时的明楼,有墙而无顶,一片残破而萧索的历史沧桑之象。

那年无需门票尽管直行无阻,雨中游历明孝陵,别一番滋味。

明孝陵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游人如织。今天的明楼,加盖了屋顶,尽显皇家富丽堂皇的气象,那种历史的沧桑感绝然无存。昔日的直行无阻,变成了今天70元的门票。

昔日萧索中的明孝陵,可以慷慨体味历史的沧桑,如今,花费了人民币去见识皇陵的富丽。今昔之不同。

职业的敏感,几处书法引起我的注意。起始的棂星门,新置的木块横匾遮拦着原先的石刻横匾。

遮罩着横匾石的木质横匾,醒目而跳眼。一般而言,牌楼的横匾石,所镌刻的题字高度占有横石高度三分之二,若是在横石上刻出一块凹面,然后再在凹面上镌刻“棂星门”三字,那么,字的高度只有横石高度的三分之一,于是“棂星门”三字就显得微弱。如今悬挂的木质匾额“棂星门”,题字撑满界面,显耀而夺目。

纵览《中国名胜古迹大观》图片,一般横匾字的大小,分几种类型。第一种类型,题字高度占有块面高度的70%。第二种类型,题字高度占有块面高度的90%,而此块木质匾额“棂星门”的字占有的高度几乎是100%,而直逼边沿线,无疑醒目而跳眼了。

明孝陵还有几块清代的小块石刻,如“特别告示”以及每字只有一公分大的中、日、英文的石碑,其精细可以显示工匠的细致和精确。

碑殿正中有一块大石碑,下有驮碑龟趺。其驮碑龟趺与众不同,脖子出奇地短。清朝康熙皇帝一生中六次南巡,五次拜谒明孝陵。石碑上书「治隆唐宋」四个鎏金大字,碑高3.85米,宽1.42米,厚度0.38米。「治隆唐宋」的意思是颂扬明太祖治国方略超过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这是清康熙皇帝1699年第三次下江南谒陵时御题。康熙皇帝题书本就平庸,镌刻水平也是平平。但其意义在于皇帝书法之遗留,不在于书法水平之高下。

 

1,棂星门横匾

明孝陵的点滴观感

2,特别告示石碑

明孝陵的点滴观感

 

3,日文石碑

明孝陵的点滴观感

 

4,治隆唐宋石碑

明孝陵的点滴观感

5,明孝陵明楼

明孝陵的点滴观感

6,以前的明楼
http://www.auyou.cn/images/glimage/2007/04/2007414124037_6_8229.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