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起淮
张起淮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1,312
  • 关注人气:4,61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航“辞职门”:主角另一方“狮子大开口”(图)

(2008-03-20 09:17:41)
标签:

飞行员

机长

国航

飞行人员

陈峰

中国

杂谈

 

陈峰:向辞职机长索要1000万

 

    2008年3月18日,海南航空公司董事长陈峰在“辞职门”事件后首次面对媒体,但是陈峰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他把“辞职门”事件轻描淡写地描述为“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何谓“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这句俗语本是用来形容依依惜别的朋友面临分离时表现出的无奈之情。但是海航飞行员为什么选择离开海航?海航的种种违约行为,各种无情无义做法让这些优秀的飞行员承受着各种各样的折磨和痛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他们才选择了辞职,而且渴盼尽快离开海航。

    陈峰在接受采访时,主要阐述了索赔费用高的原因、飞行员选择辞职的原因,但是他的分析和陈述都是浅尝辄止,并没有将事件的真实面目呈现给社会大众,企图以此遮掩海航的种种“恶行”。

    首先,关于海航索赔费用高的问题。陈峰给出的解释是:航空公司为了培养一个飞行员需要巨额投资。但是事实情况是:辞职飞行员均是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不存在违约行为,海航要求辞职飞行员支付巨额违约金无从谈起。而且海航要求辞职飞行员支付巨额培训补偿同样毫无事实根据和法律支持。

    民航总局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飞行人员流动管理保证民航飞行队伍稳定的意见》,明确规定飞行员“转会费”70万至210万元的指导线。需要注意的是,辞职飞行员绝大部分是部队转业飞行员,在加入海航担任飞行工作时,就已经是一名成熟的飞行员,已经具备了优良的飞行技能,海航并没有为辞职飞行员花费巨额的培训费。即使存在培训费用,按照相关规定,也应该由接收辞职飞行员的单位来承担培训费用,而不是由飞行员个人来承担。如曲良崎在进入海航之前,已经在其他航空公司飞过大飞机,根本不需要培训。但是海航还“狮子大张口”向曲良崎索要高达565万余元的培训费。可见海航无视国法与人情。更让人感到诧异的是,海航在计算索赔额时竟然将飞行员服装管理费、来回乘坐大巴上班的费用等钱款记入赔偿费用之中。海航的“无耻”、小气等本性暴露无遗。从这一细节,我们可以看出海航整个管理制度缺乏人性化。

    其次,在涉及飞行员辞职的原因时,陈峰以“飞行部经理得罪人家”一言以避之。实则不然,航空公司的企业文化落后、工作环境恶劣、规章制度违法和人文关怀匮乏,是飞行员辞职的根本原因。海航作为强势企业,随意延迟发放飞行员工资,甚至巧立名目,克扣工资,随意拖欠飞行员的安全奖。同时,海航违反法律明文规定,从未按照法定标准为飞行员缴纳养老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险费用和住房公积金,致使很多飞行员感到晚景凄凉、老无所养。不仅如此,海航长期、多次、超时的为飞行员安排飞行任务,更谈不上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保障飞行员的相关疗养问题。正是海航的种种行径致使很多飞行员感到身心具疲。

    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海航竟公然干涉飞行员的信仰自由,要求其佩挂佛珠、烧香拜佛。这一行为严重违宪。陈锋董事长自己信仰佛教,就通过这些方式来保证航班的飞行安全,并且陈锋董事长曾亲口告诉飞行员,海航有龙天护法、永远万无一失逢凶化吉。我们坚决拥护宪法规定的信仰自由,完全赞成、支持陈峰按照自己的意愿信仰佛教,对此没有反对意见,但我们坚决反对、抵制陈峰要求具有多年党龄的飞行员也信仰佛教、进行相关的宗教行为。可见,窒息的企业文化和恶劣的劳动环境问题才是飞行员辞职的最重要原因。鲁迅曾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飞行员们选择辞职正是对这种企业文化和制度的反抗。但是陈峰对此避而不谈,反映出其至今尚未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最后,至于陈峰所提及的“新、老航空公司的人才竞争是飞行员流失的主要原因”更是无稽之谈。陈峰指责其他航空公司挖走飞行员,给予较高的待遇,造成飞行员流失。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海航之所以能够形成大的规模,主要靠“挖飞行员”起家,而且仅仅支付较低的违约金。现在海航面临同样境遇的时候又开始指责其他航空公司,可见,海航针对同一个问题使用“双重标准”。实际上,和一些新的航空公司相比,海航具有更大的规模,经济实力更为强大,如果海航的管理制度能够以人为本,充分保障飞行员的合法权益,我相信很多飞行员最终会选择留在海航而不是辞职。

   总而言之,陈峰的这种说法只会进一步加剧航空公司和飞行员之间的矛盾,给已经提出辞职和即将辞职的飞行员带来恶劣的影响。希望这次大规模的飞行员辞职事件能够给海航的领导敲响警钟,改革管理制度,关注人性,切实保障飞行员的合法权益。这才是海航真正应当做的。

 

    相关新闻:《第一财经日报》陈峰:“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昨天(18日),面对《第一财经日报》,全国政协委员、海南航空董事长陈峰在谈及近日多位海航飞行员的辞职事件时,用了这样一句古话。

    这是在该事件发生后,陈峰首次对媒体正面回应。

    他这句话用在前国航机长马锡峰和国航之间的“恩怨”上也相当合适。有媒体称,国航状告马锡峰辞职一案本月13日在杭州宣判,马锡峰与国航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解除,马锡峰向国航支付210万元赔偿。听到判决后的马锡峰当庭晕倒,后来表示“无力支付高额赔偿”。

  高额赔偿的是与非  3月7日,海航诉飞行员曲良琦辞职案开庭审理,海航对赔偿金的要求高达565万余元,其中包括违约金96万余元、培训补偿金469万余元。而这只是海航与20名辞职飞行员的恩怨开始。

    飞行员辞职,航空公司何以如此“穷追猛打”?

    陈峰无奈地向本报记者表示,飞行员的成长有其特殊性,他是由航空公司巨额投资培养起来的,由一个普通的航空学校毕业生到一名飞行员,航空公司在一个人身上的投资往往达到几百万元。“您这样一抹嘴走了,能行吗?”

    故而民航总局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飞行人员流动管理保证民航飞行队伍稳定的意见》(下称《意见》),明确飞行员“转会费”70万至210万元的指导线。马锡峰一案的判决依据正是该文件。

    但是陈峰所说的“几百万”显然不止于210万元,因此也才有了海航不服仲裁裁决242万元赔偿金,再告曲良琦赔偿565万元的诉讼。

    此前海航曾宣称,飞行员从航校毕业,首先要接受两个月以上的新雇员训练,然后从第二副驾驶——第一副驾驶——正驾驶——机长,一步步培训考核。再出色的飞行员,成为一名机长也要经过7年以上的实飞及训练。此外,飞行员每年还要参加特殊情况、特殊天气等方面的训练以及气象、地理、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培养一名机长大致需要600万元至800万元。

  航空公司的无奈

    正如陈峰所言,飞行员辞职,航空公司高额索赔早已是“小插曲”了,正因如此才有了2005年《意见》的出台。但近两年来,飞行员的辞职并没有因为高额赔偿的风险而减少,反更显得“前仆后继”。据统计,两年来海航公司辞职飞行员人数高达20名。

    尽管马锡峰等人都表示:“自己是辞职而非跳槽”,但很多业内人士都认为,飞行员的辞职就是为了“另谋高就”。涉及诉讼的航空公司虽然没有明确的作出上述判断,但诉讼请求中除高额赔偿金外,还包括“离开后,两年内不得在其他航空运输企业就职”,“归还飞行执照”等要求。

    陈峰在分析飞行员辞职原因时举例十分详尽,“例如海航需要3000个飞行员,有人只能永远当副驾驶,但是别的新公司成立,请他去当机长,这不就产生差异了?”有的飞行员有抱负,有的新公司以飞行部总经理的职位招募,这种机会在成熟的公司不可能有,种种机缘导致了飞行员的流失。

    当然,陈峰还是将“管理不善”放在了“飞行员辞职原因”的最后,“也可能是飞行部经理得罪了人家”。

    不过,新、老航空公司的人才竞争,还是被陈峰认为是海航飞行员流失的主要原因。

    他表示,目前我国飞行员的培养速度跟不上民航业的发展速度,尽管海航等老航空公司近年来加大了飞行员的自我培养力度,但仍然赶不上行业发展的步伐。新航空公司在人才方面更加匮乏,不得不采取超常规的手段。

    事实上,从民航总局出台文件规定转会费开始,民航飞行员职业缺口就得到了确认。民航总局的统计数字显示,目前在中国各航空公司中工作的飞行员,总共约1万余人,刚刚能满足配备国内700多架飞机的需要,但其中大约有1000人已经接近退休年龄。

    “未来20年,中国至少需要增加4万名左右的飞行员。”一位民航官员表示。“十一五”计划中,民航总局要求每年要培养至少2000名飞行员。事实上,飞行员的培养速度远远达不到这一数字,目前每年培养的飞行员总数在600到800名。

    为了缓解飞行员紧张的局面,部分航空公司开始引进外籍机长。但是,陈峰表示,目前引进的人数还很不够,而且外籍飞行员在飞行航路中受到诸多限制,审批手段也比较繁琐。

    “最根本的是要建立飞行员人才市场,但这不是一两天能够完成的。”陈峰表示。 (王芳洁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8-03/19/xin_1420305190932531325066.gif

海航20名飞行员集体辞职 面临巨额索赔(图)

云南飞行员辞职案:生活困难 只想“自由”(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