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国外考察时,见到了不少出国留学的朋友,还有同事。她(他)们都让我惊讶的发现:各有一个同居在一起的异性伙伴。刚看到她(他)们时,我感到很不自然。但是,又很快被她(他)们的热情给冲淡了。而且,听了她(他)们的解释后,为了不扫大家的兴,也就没再深究和细想了。当然,其中一个深层的原因是私心,她(他)们不是自己的孩子或妻子。可是近年来,我帮助她(他)们,或者类似的留学生,代理的法律纠纷,是越来越多。其中不仅有结婚的,也有未婚的,有年龄大的,也有年龄很小的,就是现在手里,还有三四件未结案件,昨天下午和晚上,还分别通过国际长途电话,接受两个越洋法律咨询呢。对此,不得不让我深思:中国留学生的同居率越来越高,年龄越来越小,纠纷越来越多的原因何在?是“跟风”、孤独、节约?还是传统道德约束失效?还是......它给国人家人又带来些什么??下面是我转载记者调查的结果和文章,供大家思考。
"中国留学生的同居率高达80%,而且还有年龄越小,同居比例越高的势头"。上个月,北京某媒体披露的数字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留学生或者准备留学的人中间炸开。有人惊叹,有人怀疑,有人不屑一顾;家长们开始担心孩子出去后会不会同居,国内的中介开始担心生意会不会因此减少,而国外已经选择同居的学生们只是反问:我们都是成人了,何必大惊小怪。
图片说明:中国小留学生的同居现象令人担忧。
有人曾这样写道:"从浩瀚的知识海洋到简单的洗衣做饭,从美妙的异国情调到挥之不去的乡愁,五彩缤纷的异国生活无法掩饰现实生活的诸多无奈,空虚、寂寞成为许多海外留学生最常用的词汇。就这样,很多中国留学生就在迷茫与困惑中走入了同居时代。"
中国留学生真的走进了同居时代?
记者的调查从"80%"这个数字开始,但不只是为了辨别数字的真伪。记者辗转与近十位留学生取得了联系,试图还原他们在国外的真实生活和感受。更多时候,记者在问,那些不满十八岁就身处异国他乡的孩子们,他们在做些什么。
Cat的头发是深绿色的,皮肤很白,红红的嘴唇上挂着两个金属唇环。伸出舌头,还有个舌环很明显地向外人昭示着主人的与众不同。他是个友善的家伙,总是有很多可爱的MSN小动画发过来。
Cat,17岁高中生,上海人,到澳大利亚已经两年了。记者通过他贴在论坛上的照片找到了他。那张照片是他和他女朋友的。"老婆比较有个性啦,不过分手咧。呜……"
"1个礼拜没有去学校了……哈哈,"Cat在MSN上说,"学校快放假了,最后几天懒得去了。"
"啊?逃课?干嘛拆穿我?反正快放假啦。"
"学校会寄信过来吖(类似国内老师找家长),但都是我拿了,自己签妈妈的名,然后交上去。"
这就是一位17岁的留学少年。
Cat说他想回国,"小时候不懂事被妈妈'骗'过来了"。
Cat每天只要到学校报个到,然后就可以回家了。他说,国外很无聊,很少见到中国人。"偶还是情愿在国内的。"
现状:
少小离家何时归
下面是记者在悉尼科技大学附近一间网吧里看到的真实一幕。
"咕咚咕咚",Jack喝了一大口可乐,聚精会神地看着电脑屏幕。旁边是中午剩下的卤肉饭。旁边的朋友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东北话、广东话充斥着这个小网吧。
有时候,你会觉得自己还在国内。然而,这是在悉尼。看看外面金发碧眼个子高挑的帅哥靓女,听听48个国际音标变幻组合成的各种发音,Jack皱皱眉,抽抽鼻子,忽然想起了自己刚来时磕磕巴巴说不出英语的糗样。他低头看看表,已经出来好久了,回家去那个监护人又该唠叨了。Jack最大的愿望就是赶紧到18岁,这样就可以搬出去自己住了。他天天数着指头过日子,还有1年了,快了。
与此同时,Lily则在街边的K房唱得正开心。她是朋友们公认的大美女。为了这个称号,她每天都要花上很多时间去修饰自己。她喜欢化浓妆,喜欢自己打扮得酷酷的样子。Lily身边不乏追求者,虽然她才17岁,但她的魅力是有目共睹的。
除了这些,Lily还是朋友圈里最有钱的那个。出国之前,爸妈就联系了当地一个有身份的华人,每年给她几万块钱让她做Lily的监护人。Lily现在和监护人住在一起。那个阿姨其实也是Lily的房东,平时并不太管她。Lily现在很快乐,每周她有4天是和自己的男朋友住在一起,两个人偶尔也会吵架,Lily还会被气哭。Lily现在的愿望是早点到18岁,彻底搬出去住。"年龄越小,同居比例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