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雨雪霏霏

(2006-04-18 16:31:51)

2005.03.12

 

        周四晚遽寒。周五上午,南師大通知今日不必演講,遂得了半天閑,把〈楊仁山箋釋道書考〉給寫完了。仁山論三教,頗見功力,不唯開章太炎《齊物論釋》之先聲,亦開熊十力《新唯識論》與支那內學院爭鬨之先,然此皆非今世所能知也。

        下午公安廳幾位朋友約了去喝茶,正聊著,窗外便飄下雪來,越下越大。出門來,見雪甚驟,便與穎文坐一小店喝了骨頭湯才走回去。想起《詩經》上說「雨雪霏霏」之景,舊皆不懂,以雨為動詞,或謂是雨與雪。今日之雪,則恰有似雪似雨之感。雪甚大,但水氣重,如淋大雨,卻又不甚濕,沾衣撲臉,略一抖,便去。歸來,欲作詩,想想又算了。

        周六一大早,穎文兄等便來接,同去滁州。車走一小鎮,穿野谷僻地而往,遠山近樹,一片茫白,近者如煙,遠者如夢。根椏枝杈,霧淞冰線,難描難畫,不唯我沒見過,穎文等也說實在罕見。大概城裡氣溫高,便不易形成此景。野外風寒,且恰為峽谷風道,故雪意才能如此之濃。

        到滁州,自然是為了去看醉翁亭。歐陽修〈醉翁亭記〉云:「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玡也」。瑯玡山,現闢為國家森林公園。琅玡,本山東地名,東晉南渡以後,乃以此山名琅玡,故山中最古之遺跡,據說就是東晉的玉皇殿,今尚存者,云係明代所建。另有碧霞元君祠及玄天上帝壇。玉皇殿,號稱無梁殿,乃磚造拱門券頂建築,不知是否明建;玄帝壇,僅唐宋二石爐為古物。但守壇者不俗,自吹長笛,聲音穿過霜林雪石,格外清雅。

        最好的,仍然是醉翁亭。東坡所書〈醉翁亭記〉及〈豐樂亭記〉,新舊刻都好。此山多巨石,故石刻甚多,達三數百方,雖比不上泰山那種雄奇氣象,亦自難得。且因石多,山樹遂多盤虬怒立於石罅間,姿態絕佳。加上有雪,梅花格外精神。

        坐醒園小茗後,遊琅玡古寺。寺有吳道子畫觀音一軀。吳帶當風,確係吳氏風格,然疑為明人所作。寺本禪宗,清以後為律宗。

律宗寺較少見,此與寶華山各擅勝場。而醉翁亭畔建律寺,亦甚有趣。太守職在守土安民,而日與賓客在此遊山酣醉,且堂皇著文宣告四方,人不以為罪,反而美其風雅。建這個亭子的,又偏是和尚,所謂:「建亭者誰?山僧智仙也」。僧人建亭子讓太守與賓客來此飲酒,此所以為佳話。今天台灣的和尚,哈哈,差遠了。亭畔有律寺,以守戒著稱。但守戒自爾守戒,別人飲酒則致欣賞,才是律家風範。今天台灣的佛教道場,又差遠了。

歐公乃我鄉人,佇今思 之,真羨慕我老鄉好福氣,碰上一個好時代、曉事的和尚,和這麼美的山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