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晚清黄河治理文献:查看河堤及濮范民埝(现黄河大堤是这么来的)

(2022-05-29 09:31:39)
标签:

郓城

红船口

潘骏文

黄河

濮范民埝

分类: 生活情趣

查看河堤及濮范民埝

潘骏文


窃照黄水漫注东境,已历二十余年。虽非正河,不能不力筹防范。近年节次于南岸堵筑决口,建立上下游长堤。本年复于北岸新筑小堤,河流渐已归一,不致泛滥。

职道前于奉饬回任时,仰蒙钧谕:如境内河务有须随时斟酌之处,令即据实禀陈。仰见大人慎重河防、虚怀延访之意,兹于节过小雪,河溜归槽形势略定,职道当即前赴贾庄大坝,周历察看迤上之张河口溜势稍向里卧,虽将护滩小埝塌去数十丈,经该处防营在内抢筑越埝九百丈,足资拦御。其大坝迤北本年著险之新旧埽工数十段,现在溜势渐已开行,来年汛涨时变迁防御事宜,亦在因势利导。

光绪元年,贾庄大工合龙后,其时大溜近靠南堤,从濮境之临濮、箕山一带下注范寿。至正溜以北虽有串滩支河二道,向系盛涨通溜,水落断流,乃是年伏汛时大溜改注南支,河由濮境之张家集一带以达范县,前此临濮箕山之正溜,遂见微弱。范县人训导李心溪屡呈请堵箕山河头。旧河两滩地亩,前宪丁以大坝迤北溜势兜入东南折向西北,于坝工甚为吃重,所冀经汛改变溜势,仍走旧河,断不宜加以阻遏,当经批驳呈词并示禁下游不得私筑妨碍溜势之民埝至误大局。至二年秋汛后,坝北溜势较前稍顺,旧河亦觉背溜挂淤。本年春间,李心溪等遂将箕山河头堵塞,并于迤下接筑新埝约二百里以防溢,其埝西南系靠大堤施工,东北尚未与大堤接合。适值本年水小,漫滩之处甚少,凡新埝内地亩麦秋两季均得有收。职道在署臬司任内已有所闻,但未悉其形势。此次既至大坝,所有以下南堤去水已远,无可察看,因即从新筑小埝亲历以勘情形。

查此埝自东明之王盛屯迤南接大堤起,一路斜趋东北,至寿张境赵王河西涯赵家堌堆止,计一百九十余里,形势尚无不合。惟东明、开州境内之十五六里,系从大堤北转,距溜势虽甚远。自濮州小屯起至张苏尹家楼止,约八十里先有旧埝,系大溜在南时之北岸,现在大溜改北,滩面改宽,所有旧埝以北村庄又于近水另立新埝。虽上下已经联属,但距水太近,不易防守。自张苏尹楼以下至赵家堌堆约将百里,则去水较远,内惟徐家码头一带约三四十里有串滩支河一道逼近埝身。其赵家堌堆隔河东至大堤只有二里,因赵王河内尚有向南倒漾之黄水未经跨压堵塞,故未接合大堤,此民间新埝道里形势之大概也。

职道伏思筑堤御水,本以保全民地,亦欲收束河流。前此建立南堤原拟并立北堤。只以合龙后时日已迫,经费不敷,是以纵缓。乃当年大溜即经北徙,已在拟建北堤基址之内,致原筑南堤距溜过远。现在民间已将旧河头堵塞,并自筑去水稍近之埝。计自大堤至民埝近者二十余里,远至四十余里,东西斜长一百六七十里。其中所护民地不下万顷,于形势既无妨碍,自应准其修筑以顺舆情。惟是民埝工程不免,但求省易。现查埝身虽间有顶宽一二丈底宽五六丈高七八尺之处,然不及此丈尺者居多,且土性松浮,硪工又少,以之御水恐不足恃。

职道经过之处,间有绅耆来见者,当谕以现在河势与前年不同,所筑新埝于形势尚无阻阂,惟尚嫌卑薄,恐难御水。本年黄水之小,非可为常,且恐来年异涨。大堤虽官为防守,但既有此埝,即须设法守住。倘有疏失,则田庐淹没,在伊等为枉费工力,而水势抬高,骤然激射大堤,亦甚有碍。仍要大众同心协力,将埝身加高帮宽,方有把握。亦皆尚能领会,愿再竭力。

职道复查东境原筑南堤计一百九十八里,现除直东交界起至大坝迤北之十余里,多系全河贴溜险工。又下游范城庄至十里鋪之二十余里尚距分溜较近。其余一百六十里均去大河溜势甚远,民埝以为屏蔽,防营分段驻札夫可用力。若拟移营守埝,则必须先将埝身加高厚,即使计里津贴,亦非二三十万金不办。当此司库支绌之际安能筹此巨款。今民间既已筑成新埝,似可因势利导,即责成加高培厚,勿有疏虞。在民间情殷,自卫势不容已。且前此会经示禁,现在准其修筑,必应踊跃从事,于分派工段不致推诿之虞。况滨河村庄向系办入灾区,本年两季丰收,民力尚不致竭獗。

惟濮州境内应仍就旧有之埝,勿用近水新埝。范县境内仍应将分溜河头堵塞。寿张境内仍应跨压赵王河接合大堤方为周妥。其开、东境内之十余里,闻民间原系鸠资,前往商办恐难为继。如民办实形棘手,即归官办亦不过三四万金,可期集事。

以上情形,伏祈俯赐察夺,可否札饬该州县及此农暇从容酌议,一俟春融即可举办。或即由职道转饬遵办。如果将来加培高厚足资防守,再将大堤防营移出守埝,俟临时察看再为酌定。所有查看河堤便道,勘明濮范民埝缘由,理合据实禀陈鉴核。


注释:

濮范民埝:指经东明、菏泽、鄄城、范县、郓城、梁山一带的黄河小堤。因当初为劝谕民间所修,故称民埝。该埝后来加高培后,上下两头与金堤相接。经历资修筑,成为现在的黄河大堤。

贾庄:沿黄村庄,位于菏泽市牡丹区李村镇东北。

临濮:沿黄名镇,位于鄄城县西部,西南不远处便于牡丹区接壤。这一带近临黄河险工,历史上有过决口。

箕山:沿黄村庄,位于鄄城东北部,其东距鄄郓边界较近,历史上黄河溜道曾于此下注,邻近障东堤(金堤)。

濮境张家集:疑为现鄄城县西部茂张集。

李心溪:《濮州志》载:“李心溪,字守陆,廪贡生,侯选训导,以围练团,以战为守,以子道凝贵,封奉直大夫”。可见其在当地,是个强有力的人物。

王盛屯,沿黄村庄,文中称东明王盛屯,该村现属牡丹区李村镇,位于鄄城临濮镇西南方向。

张苏尹楼:鄄城东北部村庄,距鄄郓交界处不远。历史上也曾标为张楼、苏楼、尹楼,故总称张苏尹楼。

赵堌堆:黄河滩区村庄,乡镇驻地,历史上曾归属寿张县,解放战争时期一度划归郓北县,现属梁山县。该村离金堤与濮范民埝(后加高为现临黄堤)交接处很近。

东境:此处当指山东境内。

十里铺:现位于东平县戴庙镇,沿黄村庄。

开、东境内:当指开州(濮阳)、东明境内。

徐家码头:沿黄村庄,当时属范县,现属郓城县张鲁集镇,是黄河进入郓境最早的村。


卢明分析:

一、此文当写于清光绪年间。文中提到“黄水漫注东境,已历二十余年。”自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算,二十余年,当在公元1875年(光绪元年)以后。本文就提到光绪元年、光绪二年。可知,本文不少可能早于光绪二年。此时已是金堤修成(光绪元年)之后。

二、本文分析了当时鲁西南一带河道变迁及堤埝现状,提出了原筑金堤河道北移形势变化已经离新的河道太远,应当将已经形成的濮范民埝加高加厚,形成新的临黄堤。就后来堤防走向及定位看,此方案是受到决策者采纳并组织实施了的。这对于后人考查现临黄大堤的形成以及与金堤的关系,具体重要的认识作用。人们或有疑问,光绪元年刚修了金堤,为什么还不行,复将濮范民埝修成正式的大堤?读此文便知,是河道北移了。原经临箕山下泄的黄河之水,改经濮境张家集下泄了,箕山那边水小了,所以,范县人李心溪便要将这里堵上,让黄河水专走北面的河道。虽然丁葆桢曾想将主河道挽回经过箕山的这一支,但潘骏文通过调查,却看到河道的实际变化及民埝的已经成形,所以,才据实分析,给决策者提出更改思路方案。文中称“前宪丁”,说明此时丁葆桢已不在山东巡抚任上,方案是给接任者的,但潘骏文实事求是、敢于直言的风范,还是很令人敬佩的。

三、本文就濮范民埝加筑为临黄大堤的方案,是全面而切实的。提出自王盛屯至赵堌堆,这一百九十余里(我们称中断),由民埝加高培厚夯实,成为标准的大堤。其上游接金堤上段,下游接金堤下段。当然,对不同河段,都根据情况提出具体的操作要求:濮州境内应仍就旧有之埝,勿用近水新埝。范县境内仍应将分溜河头堵塞。寿张境内仍应跨压赵王河接合大堤方为周妥。

四、这次修堤,因官资难筹,提出由民间筹集。因沿用民埝,有益民田,正合民意,感觉此事好办。

结合黄河堤防修筑相关资料可知,这次将民埝加筑为标准的临黄大堤后,黄河河道便固定在现有河道,黄河治理机构及人员随之迁到新修的黄河大堤,原筑金堤临濮至赵堌堆段(中段)便成为防范黄河洪水的第二道防线。新中国建立后,随着三门峡水库的建成和临黄堤防洪能力的提高,临濮至赵堌堆段金堤,连第二道防线的作用也失去了。

说明:

本内容由于心峰提供资料来源,取自潘骏文的《潘方伯公遗稿》,卢明录入注释分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