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935年临濮黄河决口郓城受灾情况

(2022-05-29 09:28:23)
标签:

郓城

黄河

洪水

受灾

临濮

分类: 生活情趣

 

1935年临濮黄河决口郓城受灾情况

/卢明

 

查郓城历史资料,常看到1935年临濮黄河决口的相关记载,这引起我的兴趣。那么,那一次大的灾害,总的情况及郓城受灾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现根据我查到的相关资料加以综述。

1935年的临濮濮决口(有的资料称董庄决口,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一次严重的黄河水灾。对那次水灾,有不少资料可以查到。

《菏泽地区志》载:1935年,第1号董庄口门大堤(桩号238+714--239+260)溃决。《中国水利史》记述当时情况为:“七月,河又决鄄城县董庄民堰,分正河水十之七八。……决官堤六大口,溜分两股:小股由赵王河穿东平县运河,合汶水复归正河;大股则平漫于菏泽、郓城、嘉祥、巨野、济宁、金乡、鱼台等县,由运河入江苏。”《黄河下游修防资料汇编》记述灾情是:“共计(受灾)21县市,被淹面积44849平方里,淹死人口3750人,财产损失共值19502万元(银元)。”1936年3月27日,由旧黄委会主持进占合龙。

那次决口,郓城的情况也比较严重。1992年版《郓城县志·大事记》载:(1935年)“7月,黄河于鄄城临卜董庄决口,郓城南部被淹。人畜淹死甚多。”该版县志“自然灾害”部分,也记载:“1935年夏,临濮决口,郓城宋金河以西,几成泽国,墙倒房塌,人畜漂流,大地变成汪洋,至次年春决口方堵,人死无数,财失无算。

对那次决口受灾,《郓城乡村志》不少村庄,都有记述。比如

富李庄记述:1935年,林牧黄河大决口,全村被淹、房屋全部倒塌,损失惨重。”邵集村载:”1935年7月,黄河从鄄城临卜决口,村庄几乎全部被淹。王老虎村载:1935年秋  黄河于鄄城临濮决口,危及虎村,在里长王锡温带领下,众志成城、献工捐料、奋力堵筑,苦干十余昼夜”义和里村记载:“1935年鄄城林牧黄河大决口,黄河水危及义和里村,村长李传新,村民李鸣昂、肖士灵、李培成等带领村民抗洪抢险,拯救了村民的生命财产。这类记载还很多,不方便一一援引。这种文字,从村级角度反映了当时的灾情。

关于那次灾情,最为全面的记载,当属1935年12月份编纂的《山东黄河水灾救济报告书》。其中《郓城县报告书》,对郓城的灾情进行了全面表述。现将该报告书附上,读者便可据此,弄清当年水灾的来龙去脉。

第一部分  决口横流入之先后

  第一次黄水涨发情形

七月十日县在城西水堡到口一带突奉警董庄当经带同警队及校学生,并招集黄安彰化各乡区全体壮丁星夜驰赴马集红船及境之安一带筑防堵冀使黄水顺赵、洙水两河东下免致泛滥。拼力抢堵一昼夜,竟因人力难抗水势溃决而黄安鸡鸣寺王老虎纵横二十余里泽国。各村庄因水势凶猛门未及筑修筑,一时汹涵澎湃,庐舍为墟,屋脊树上暂延生命

县长一面备船搭筏派员驰往营救一面飞退步防堵全县南部由西高庄接宋金堤起,迤逦西北经飞哲集华营,到刘庄抵马楼一带赶筑新埝障北溢之水。东部循宋金河东岸、济河北岸,于旧有民埝调夫征料加高培厚,以免河堤溃决。

不意十二日夜间狂风骤雨又将飞哲集新筑之埝冲决,遂使由黄安经王老虎东下之水分转东北,流灌宋金河,并泛滥北下,进逼城垣。当又筑堤防堵,循旧沙河两岸派员饬同地方绅耆暨各乡镇长等,分段率同民夫星夜兴工。县长一面会同防水委员会各委员暨城厢士绅,亲督民夫筑修护城堤,一面严饬大仁乡校校长带同乡校学生,并加派警卫队长张华亭、第一科长黄奎,督领河东民夫星夜防护宋金、济北两堤,幸赖民力齐一,未致溃决,亦云幸矣。然黄安、永靖、永镇、鲁稻四乡区全告陆沉,义和、思礼两乡区亦各淹没一部,诚数十年来未有之浩劫也。

迨七月二十七日以后,水渐停涨,喘息始定,但在此黄水泛滥人正鼎沸之时,北而寿张黄花寺于七月十六日倒漾南下,突抵郓境,宁阳、刘大、吴庄等乡四十余村全被淹没,南北告急,人人自危,防堵抢护疲于奔命。

 第二次黄水涨发情形

入八月初,水势渐缓,正忙救济。迨八月十日,水突涨发,一日夜水位陡增一公尺五寸。县长在水将涨发时突闻警报,一面派员督饬民夫分赴各河堤埝,不分昼夜风雨严加防堵,一面亲赴宋金河、济北堤,往来督修。本日下午七时水逼新修之城堤,波涛汹涌,直如万马奔腾滚流北下,全城人众拼死抢堵。延至夜间二时,西南东北两处同时冲破,县城完全被水困围。济北堤、傅官屯、周垓一带同于此时出险。县长亲督民夫三千余众冒雨抢修拼命防堵,历四昼夜幸未溃决,兵警民夫俱已气尽力竭,病莫能兴。此次水再涨发,宋金河、济北两堤暨沙河两岸新修之民埝虽幸保全,然宋金河以无西岸,漫流横溢,水区扩大,而水中各村庄之门埝相继冲破,亦云惨矣。迨八月十三日,水渐退落,人心稍定,此后即无甚大增涨矣。

 第三次黄水涨发情形

八月二十六日再据警报,水又涨发。县长一面飞谕各乡区严加防范,一面亲赴宋金、济北两堤往来督工。时逾旬日,郓境各处之水未甚猛涨。迨经祥查,始悉郓境西南部于二次发水之后,已挂沙落淤障水北来,故宋金河、济水两河水之灌入不多。

 

第二部分 郓境被灾之概况

当水警之猝到也,各乡区壮丁悉数调赴饮马、红船、黄安一带筑堤,未暇顾及修筑门埝。比及堤告溃决水势汹涌,村镇相继论没,即间有少数抢修者仓猝筑成,既薄且低。几经激湍冲刷风扫荡,亦各溃破失守,室庐倾倒,财物漂没,老弱衷呼于水,少壮悲号于树,念及此酸鼻痛心,其距溜略远庄村,时间稍长,门埝差幸筑起,方庆水已停落,幸告安全。不料八月十日水势涨,一日夜陡增一公尺五寸。各村民众即皎死抢筑力亦不及。又况风雨交加,料不继,先后破决,言之可怜。兹将第一次及第二次受灾损失情形分虽列左:

  全县面积村庄人品数

一、全县共地一万六千余顷。

二、全县共一千一百六十二村。

三、全县人口共五十万。

    第一次被灾区域损失总

一、被灾区域  全县九者为义和、鲁道、镇、清、黄安、思礼六乡区

二、水之深度长宽数

水深三四尺、七八尺不等,东西长八十余里,南北宽五十余里。

三、受灾村庄数  六百八十六村

四、被灾地亩数  九千五百八十余顷

五、灾民数  二十八万余名口

六、被灾死亡数  三百五十一名口

七、财产损失数  二千二百余万元

  第二次被灾损失总数

一、被灾区域  全县九乡区均被淹。鲁道、永清、永镇、黄安四乡最重,义和、彰化、潘溪、思礼四乡区次之。大仁乡区最轻。

二、水之深度 水深四五尺、八九尺不等。

三、被灾村庄数  九百零一村

四、被灾地亩数  一万二千六百八十余顷

五、灾民数  三十三万名口

六、被灾死亡数三百六十八名

七、财产损失数  二千八百余万元

按:第二次被灾区域损失数系连同第一次损失计算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那次黄河洪灾,开始于1935年7月,直到1936年3月底董庄(临濮)才完成堵口。大水冲击郓城,分为三次。第一次自7月10日大水袭来。县里组织力量到闫什口、红船、黄安一线筑堤防洪,奋力抢堵一昼夜,土埝仍被冲溃决,洪水东注,黄安、鸣寺、王老虎一带尽成泽国。抗洪力量退后,在宋金河堤与水堡金堤一线筑埝,并加固济河、宋金河大堤,未料12日洪水又在飞哲集将新筑土埝冲决,洪水冲击而下,直围县城,淹没黄安、永靖、永镇、鲁稻四乡区全告陆沉,义和、思礼两乡区亦各淹没一部。直到27日以后,水才逐渐不再上涨。第二次,自8月10日,洪水大涨,虽经抗洪力量奋力抢险,阻止了洪水入城,相关河堤也没有溃决,但洪水在宋金河西岸漫流横溢,水区扩大,水中各村庄之门埝相继冲破,直到八月十三日洪水才开始回落。这一次,全县九个乡区全部受灾。第三次是8月26日,洪水再次涨发。所幸郓境西南部在二次发水之后已挂沙落淤,障挡洪水北来,因此,宋金河、济水两河洪水灌入不多。这次水灾,水深四五尺至八九尺不等,灾及九百余个村庄,一万二千余顷土地,受灾人口三十三万,死亡三百六十八人,财产损失两千八百余万。可见当时受灾之严重。这只是文字上的简单记载,民众受灾后的困苦可想而知。

 1935年临濮黄河决口郓城受灾情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