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挺健翔,错骂侯宁
“是的,至少能存留一段时间吧,因为人们在其中找到了一种突破“封锁”或“规范”的标志性的快感。就像我文章发表后,一个叫“张连杰”的高中生给我留言说“我想抽你!”还发了好几遍。一个新华社的记者朋友看了给我打电话说:“哥们,亏得这不是李连杰,要不你还真打不过!哈哈”。我说,是啊,或许这位“张连杰”小朋友高考郁闷之余,也是在寻找“快感”吧,隔空打牛,“抽”风阵阵,键盘上的功夫还是不错的。健翔看了肯定感动,我则要时刻警惕,大念“闪”字诀了。”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69d5a8010004q3.html#cmt_916319
—— 节选自侯宁《戏说“灵魂附体”的黄健翔回归》
搜索我的名字,看到了06年世界杯期间侯宁老师的这篇文章。话说知仁者智,自知者明。由此可见,两年前的我真的很不明智。那些日子,情绪很不稳定。这都是我的错,目前就此事已经向侯宁老师道歉。事后才得知侯宁老师经历显赫。
侯宁是资深财经记者,著名财经评论员,专栏作家,自由撰稿人、独立财经观察家、评论员、社会学者,《21世纪经济报道》特约记者,北京电视台《证券无限》周刊顾问,中央电视台财经观察员。
稀里糊涂的也跟名人交流一回。只是用这样的方式,连杰不败而败,当年小丑。
·北图购书游,偶遇《老子博客》
今天上午,在家很清闲,遂坐261路来到北图(北方图书城)。刚进北图,想起当时31中老包说的一句话:“这道题,很深。就算你把北方图书城按上轱辘推回家,你都找不到这题。”这话在当时高中的教学环境中,绝对算酷毙与另类。
先到图书推荐区,瞄了几眼。发现与前几年的形式大不一样。曾经何时,80后写手如日中天。如今这书架,关于80的传说就像渐沉的夕阳,不知还能否照亮明天。精装版的国学礼品书纷纷上架,只是大多都戴着安全套。可远观近看而不可亵玩。见此情况,我心中一阵暖流。
而后,到计算机专区看了一个多小时的asp.net程序设计。Java如火如荼,.net的春天还会远吗?中途,一美女来调查问卷,问所喜好,具答之。离开前,淘回一本《C语言程序设计试题汇编》。这学期的C专业课好悬挂掉,我怀疑是因为陈姐开恩,免我一死,师恩浩荡,有朝一日必谢之。借假期大好时间,得补补专业课。
在那看的小眼昏花,来综合区逛逛。《老子博客》赫然出现,且没带安全套。翻之,大喜。截取一些前言,这书以景王变法、辞官归隐、孔子问礼、老子出关等几个史书中有据可考的事件为线索,以自述形式表达了老子对周朝末年各种历史事件的看法,揭示了老子思想的精髓,每篇博客独立成篇,整体上下衔接,以历史故事为引子,阐述思想而不教条。格式就像我们所用的博客。本书还添加了富有创意性的“回帖”,其中既有当时先贤思想与其他诸家思想的碰撞,也有古今中外名人的论著论述观点,以及虚拟的网友在目前形势下对先贤的理解认识。
博客作为一舶来品,这两年渐被更多的国人接受使用。喜欢的博客可以自由的放到收藏夹,不喜欢的也可以DEL,真正的博客文体是一种自由的形式,很随性的文字。这本书整体上就是这样的。目前,已经看了好几页了呢。而后,“顺手牵羊”一本开发头脑的口袋书,外加两张地图。我不像我,不在书店购书已多时,这种感觉很不错。
·擦肩而过,谁把谁冷落?
回来后,收到潇潇的短信。
潇潇:哥们,今天你去时尚那边了吧?
我:哈,在那路过啊,去北图拉,怎么,你看到我了?
潇潇:我就从你身边走过,你愣没看见我...哎...伤心幼~
我无语。
小结:
·仁者爱人,而曾经,虽然对侯宁老师无仁无爱,但他还是人。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问渠那得清如许?书,纸为之。捧读,非同网络形式。智慧的觉醒,往往在翻动页码的瞬间。
·你知道我没看见你,我不知道你看见我。若将条件互换,或许就有了寒暄。这到底是解释为女人看到男人时的腼腆,还是男人看到女人时的无赖?
翻开不戴安全套的书,想着今天和这个女人发生的关系,真的不安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