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年如何过才会有年味?

(2010-02-17 22:13:17)
标签:

杂谈

分类: 越来越散

这年是过得越来越没意思了,身边的人都这样讲。我知道他们所说的没意思是什么意思:城市人少了显得荒凉,不能放鞭炮显得不热闹,海吃海喝既影响体型又很无聊。

这种感觉我也有。这时就不由喟叹,小时候的年可不是这样的呀。那时总是盼望着年的快快到来,首先放寒假不用再上学,一乐,其次春节了可以穿新衣服吃好东西放鞭炮,二乐,再次还有压岁钱可拿,三乐。在农村过年,迎接新年也有程式,比如阴历28要贴对联,29要出油(包括杀鸡炸肉蒸馒头之类),30要盘馅包饺子,晚上要守岁,大年初一尽可跑着玩,初二开始串亲戚,过了坡五(即初五)春节就算过完了,就开始上工干活了。这么一排,春节倒也挺充实忙活的。但是这些在城市就不存在了,首先不再贴对联;其次不用准备食物准备得那么辛苦,到超市转一圈就够了;再次因为因为生活水平提高了,吃好饭穿新衣已经没有兴奋感了;再次不能放鞭炮,甚至连串亲戚在城市也没农村那么频繁、热闹;最后很多人只好选择出门旅游,而旅游也因游客多价位高而失去了应有的趣味。再说了,春节出门旅游,这个年也过得忒不像年了吧?

这么一清算,这年的内容在城市(在农村估计也差不离)也太空洞了一点吧?难道这年在形式上只能体现在春运上?

我说年的内容空洞也是相对于其它节日而言的,一般来讲大家有兴趣的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容,我们随便举些例子,西方的圣诞节相当于中国的春节,也都是要和家人团聚的,圣诞节有什么呢?我们知道的有圣诞老人、圣诞礼物、火鸡大餐,这些标志性的内容可谓其灵魂。愚人节有愚弄人的文化传统,万圣节要开扮鬼派对。说中国,端午节要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草;重阳节要登高;中秋节要吃月饼。元宵节要吃元宵,闹灯会。

那么也许有人会说了,春节也有吃饺子、贴对联、放鞭炮、发压岁钱呀?我们上文已谈过,放鞭炮在城市也被限制了,贴对联的也不多了,吃饺子也不稀罕了,发压岁钱也就几秒钟的事,实在无法填补这漫长的七天假期。我们再说这贴对联,为何大家兴趣不浓,一个主要的原因也许在于它没有与时俱进,挑逗起年轻人的趣味。经验标明,任何一个节日,如果内容过分单调,或为无法满足年轻人的需求,就势必会被冷落。这耶士为什么洋节日在中国流行,而传统节日遭到冷落的重要原因。再举个例子,为什么中秋节在其他地方都不如在厦门这么热闹呢?唯一的原因就在于厦门多了一个节日内容:博饼,而这个内容是老少皆喜的。

从这个角度来讲,年要想过得有年味,还必须充实一些新的符合时代气息的文化内容不可。至于具体什么内容,倒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认真研究一番的,但根本的一点,是多听听年轻人的意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