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西流兄
西流兄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933
  • 关注人气:10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改善我们城市的交通?

(2010-02-17 15:03:57)
标签:

杂谈

分类: 越来越散

年前,家附近一个十字路口开始动工,整片整片的绿化带被清理掉了,公路照例被开膛剖肚,我以为又要维修什么管道。每次坐车路过,都有一种面对公路尸体的感觉。春节这几天再经过,发现已经修理好了,但是绿化带已经没有了,路面倒是拓宽了。想了想,前段时间的工程或者就是为了拓宽路面,改善交通。

这似乎无可指责。但是我总是遗憾那片绿化带。如果说拓宽路面是以人为本,改善我们的生活,那么保持绿化似乎也未尝不可以这样说。

我怀疑的是这样的改善有什么效果?这些年为了改善交通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努力,包括建高架桥、BRT、开隧道,但是交通状况并未根本得到改善。相反,城市拥挤、空气污染,自行车道、人行道被挤压,这都是可见的现实。

也许是我们的思路错了?

我们过多地关注了有车一族的利益?而有车者在这个社会究竟是多数还是少数?

在国外,有些国家通过挤压私家车道引导公众更多地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和自行车,以此改变城市的交通压力和空气、环境。在我们国家这一点或者难以实现,因为驾驶员们往往不肯遵守规定在既定的车道李行驶。

去杭州旅游,对杭州市政府推行的自行车租赁业务印象深刻,在厦门,也早有代表在两会上提出予以借鉴,但是似乎没有任何反响。但我始终认为这应是一个思路。在北京,对于北京的每日限制两个车尾号上路也印象深刻,这似乎也可以成为一个思路。

终于形成的思路是(目前主要限在岛内):一、借鉴杭州推行自行车租赁业务,二、每日限制两个车尾号上路,具体做法是,周一到周五,分别限制尾号为1627384950的私家车上路,周六周日全部放开。这样做的好处是每辆车,至少每周一日不能上路,但是车主可以通过公交车、出租车、自行车出行。不仅缓解了城市的交通压力,也可以趁机锻炼一下身体,相信不难实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常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