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林

标签:
杂谈 |
分类: 视读笔记 |
2009年1月10日
上午翻读苏友贞《禁锢在德黑兰的洛丽塔》。这本书是那次用书券买书,为凑够钱数随便买的。书其实还不错,苏友贞的文章在《万象》上读过,特别是那篇《张爱玲怕谁?》,很是给人一个深刻的印象,没想到张爱玲的小说还多有所本,且本的往往并不是西方第一流的作品。张爱玲的经验似乎给人这样一个印象,也并非一定要读名著。但是这恐怕是一个误解,至少张对《红楼梦》是绝对熟悉的,按她自己的话说,熟悉到稍微有点生僻的字眼自动就会跳出来,所以后来才会写那本《红楼梦魇》。但是据苏友贞的分析,张对小说情节和结构的借鉴并不瞩目于名著,也许正因为此,她才会显得那么轻松,并没有我们所猜想的“影响的焦虑”。
该书装帧漂亮,属于三联“读书书系”丛书,该丛书我以前还买过残雪《地狱中的独行者》、娜斯《想像舞蹈的马格利特》,一样的版式,文中字体一样的瘦长,但是给人的感觉是清清爽爽,一如作者们的文字。
下午睡起,上网乱看,第一眼就在天涯网“闲闲书话”看到谷林老先生去世的消息,据说是昨日去世的,而且已经得到了发帖者的证实。心中一时黯然,想起书架上也还有先生的两本著作,一是属于开卷文丛第二辑的《淡墨痕》,一是止庵先生编谷林先生著的《书简三叠》。谷林先生公开出版的著作总共也就六种,架上有两种已不算少了。第一种是在网上订购的,折扣并不高,毅然买下。那是在读了《书简三叠》之后的事。《书简三叠》在书店里已经翻过多次,但是一直没有下定决心买下——那时实在还没有读到太多推崇谷林的文字,但是仅有的几篇推崇文字已经让我内心蠢蠢欲动了。终于在又读了几篇推崇的文字后,毅然决然,甚至迫不及待地趁中午休息的当儿跑到书店把它抱回来了。读完之后感觉谷林先生的文字实在太雅,现在过惯了粗糙生活的人简直无法想见。于是才有继续订购他的书的想法。其实现在看来,文字雅致也许是那个时代人的共性,前几日读叶圣陶、俞平伯等诸先生致张人希的信,也有那个感觉。
但是不喜欢读书话的朋友可能并不熟悉谷林这个名字,换句话说,谷林的崇拜者们或许仅仅停留在书话这个小圈子里。从网上得知,南京《开卷》杂志的主编董宁文先生已经开始着手谷林先生纪念专刊的编辑。
随着老先生们一个个的离去,这个世界也许会显得更加的粗糙,但是也许粗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伟大的特征,谁说得了呢?
看完消息,将《淡漠痕》从书架上拿下,用水笔在上面记下了先生去世的日子,这本书总算完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