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越缦堂读书记

(2009-01-09 20:44:48)
标签:

杂谈

分类: 视读笔记

200919  星期五 

早上上班,过厦门图书馆旧馆,见门额刘海粟题“厦门书画社”五字,突然心中一动,联想到张人希曾任厦门书画院副院长,且与刘海粟有交往,此五字或为张约刘所写。到单位后翻书,果然。1979130日刘海粟致张人希信中提到:“来函提到要我为厦门书画社题字,我抽空便写,以后再寄上。”可知早在1979年即已有成立厦门书画社的动议,或者已经成立。然而观张人希年谱,198392日厦门市政协画室成立(张任副主任),19861210日厦门画院成立(张任副院长),19901月张任厦门书画院副院长,则可猜知厦门书画院或在1990年初才成立。如是,则是张人希有太强的超前意识,还是书画院成立的道路太曲折?

后上网查知,厦门书画院成立于1985年。

                              越缦堂读书记 

翻读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上),该书目录就是一份很好的书目,可作古籍阅读指南看。可惜我根柢太浅,里面谈到的书大多都未曾读过,所以读来感觉很隔膜。看来只能当资料备查,特别是读过谈到的书后,再来翻读李的评价,可能收获会更大一点。

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中国古籍如此隔膜,想来实在让人有点难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书林清话
后一篇:谷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