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都是王彩玲

(2008-06-24 21:16:42)
标签:

娱乐

分类: 视读笔记

看完《立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看完之后一直想写点什么东西,主题都想好了,就写“生活在他处”,一个老掉牙的话题。生活在别处,在我想来,除了带有乌托邦色彩的寻找意味之外,还包含着对此地的批判和拒绝,二者是一体的。这一点在王彩玲和黄四宝身上表现得最明显。但是除了主动的拒绝之外,还有被动的不被接受,这就更具有悲剧意味,小县城跳芭蕾舞的胡老师即是这方面的典型。

这不止是他们个人的悲剧,也是我们这个社会,时代的悲剧。

但是文章却怎么也没有写出来,这缘于我在“豆瓣”上看到的一篇文章,文章很好,看完了我再没有信心写下去。于是在多少个日子之后决定把它转帖在这里,给跟我有同样感觉的人看。

我记得电影还没看完的时候,我和河马就忍不住齐声说,好,真好。我们很轻易地就达成了一致。在网上看完之后,我又特意买了一张碟收藏,尽管我不敢肯定我会不会再看。

                   

                       我们都是王彩玲

 

 附:                        

                                  青春祭(作者:ANALI)  

 

    很多年前,有个北方小城市的十九岁女孩,包里装着伯格曼的书去考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复试的时候被淘汰了。
  这个女孩在一家饭馆做工,在厨房里剪辣椒,晚上看莎士比亚全集。
  后来,她有了个孩子,因为多病在家照顾小孩。
  有一天,她偶然看了《立春》,她很欣慰,因为她知道世界上还有人记得她这样的人。
  她卖掉了莎士比亚和所有的书,立志不再让自己的孩子做文艺青年。
  晚上,她梦见王彩玲站在电影节的领奖台上,看见了伯格曼。
  臭水河边,依然是唱豫剧和革命歌曲的老人,满街的麻将室,韩国服饰店,散发着内陆小城特有的气息。
  为艺术,为爱情,终于变成了为生存,为票子,她看到那个听天鹅湖的舅舅成了秃顶的电器行的老板,看到读萨特的表哥娶了一个半文盲女人,生活一次次的告诉她,戈多不会来。
  小地方嫌她古怪,大城市嫌她多余,她投降了。
  还好,一个叫顾长卫的男人还知道她,一个叫蒋雯丽的了不起的女演员真实的再现了那个孤独的灵魂,原来王彩玲很多。
  北京的三联书店是她曾经最爱的地方,她曾在人艺剧场前徘徊,在王府饭店对着阿玛尼的橱窗发呆,看到一个西洋男人从东方广场的大楼里走出来,那人真象马尔蒂尼。
  大杂院里,退休老头为省煤气在用拣来的破劈柴点火做水,那些似乎永远不会死只有下雹子才进屋的人还在那里,彩票站里又多了几个中年男人。
  假如你麻木了,就不会觉得痛,假如你的心死了,就不再悲哀,假如梦碎了,就不再幻想,假如不想死就癞活着。
  
  原来王彩玲就是我。
   

                  (网址:http://www.douban.com/review/13747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