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越来越散 |
“可是,我看那书他根本就没看过呀!”小周对我痛心疾首地说。可见让他真正伤心的是这个。自从遇到我,他买书的热情再次被燃起,他比我爽快,一次往往要买好几本,掏钱时眉头都不皱,而我总是要在心里面盘算来盘算去,最后结帐的时候还要从里面再抽出一本插回书架。我跟着他转遍了厦门的大小书店,但是真正钟情的只有两三家,经常买完书,心满意得的时候就要慨叹,要是这个城市没有这么几家书店那该是多么让人沮丧的一件事呀。
然而自从我们发现网上的书可以打到六、七折,甚至半价时,我们就又不由把买书的场所由书店搬进了网络。但是我们闲来仍然喜欢逛书店,即便不买,摸一摸翻一翻也是好的,逛本身就是一种乐趣。然而时间长了,我们不由忧虑起来,照网络发展的这个势头,书店还有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吗?我们不敢想象。因为据我所知,有些书店是不赚钱的,不仅不赚钱,而且还赔钱,在这种情况下,你怎敢奢望它们能长久存在?
于是我们愤愤不平起来,觉得至少政府要对这样的书店给点补助,或者减免税收,以资鼓励。再不济,也要分给它们一点教材的发行权,但是这应是不得已的下下策,一个书店一旦卖教材,给人的感觉就很不同了。我们对那些把卖书当成卖菜的书店简直是深恶痛绝。
然而说归说,终究无济于事。也许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号召大家都不要去网上买书,但是这更不现实,不要说别人,单是我们自己就很难做到。所以现在突然听说小周要去光合作用书店买原价书,我不由就是一惊,我说你这是何必,如果真得要倒,哪里是你买几本书所能改变得了的。小周说,我知道,但至少这样心安理得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