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越来越散 |
我们家河马人好,心地善良,每次看电视看报纸,看到那些生活困苦需要帮助的,都忍不住鼓动我献献爱心。每到此时,我都显得很尴尬,我不能正告她,我这人心肠没她那么好,觉悟没她那么高,口袋的钱也并不富足,每月除了日常开销还有几千块钱的房贷要按揭,又上有老,下有小,好几张嘴要都靠我口袋里那几个小钱。我这人虚伪,我不说那些,却告诉她一通大道理,什么这些本应由政府管呀,政府不管老是让群众捐款这是责任错位呀,群众那么积极政府更不会管呀之类,又拿国外的例子为自己的观点粉饰,你看报纸上写的,美国人为外国人捐款很热心,但是碰到自己人民遭难了他们却一分钱都懒得出,不是他们虚伪,好面子,是他们知道这些都是自己政府的事,不需要他们操心……等等,总之乱讲一通,最后以我国非不能也(提供基本社会保障)实不愿也结尾,理由是我们政府动不动就宣传我们的经济发展势头多么好,国库多么充盈,税收如何增长,浪费多么严重,腐败多么盛行,那么又怎么会没有能力解决一下国民们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呢?
河马听到这里,总要撇撇嘴,嘟哝一声:“小气鬼!”这话说得我脸上热辣辣的。这还是说明我是在为自己的不愿捐款找借口嘛。但是事后我才想起,其实我并非小气到一毛不拔,说起来我也经常捐款呢,只是捐款的方式有点特殊罢了,就是这个特殊性让我总是临场忘记。总之一句话,那就是我的捐款总是捐得 “无声无息”。
何出此言?因为我们捐款的方式是单位直接从工资里面扣,扣了也并不告诉你,为什么扣也不告诉你,如果问起来了,才说,哦,我们有个慈善一日捐。所谓一日,就是一日的工资,说多也不多,说少也不算少,就拿我而言吧,一日差不多也要一百块。至于这个慈善,说得也实在笼统,但是我们不便细问,再问下去,人家会觉得你这人怎么婆婆妈妈的,钱已经捐了,你就算知道了,难道还能把钱要回来不成?当然要不回来。那不得了,甭问了。于是就不问。只知道动不动就捐,只是有时名目略有不同,不再叫慈善一日捐,而叫万人献爱心。
这爱心献得不明不白,有时就让人不免感到窝心,于是不由怀念起以前的美好日子来。那时刚刚参加工作,虽然时不时也要捐款,虽然捐款时名义上一分不少一万不多但实际上领导还是规定了下限,但至少钱是自己亲手从腰包里掏出来,从钱包里抽出来,拿在手里放在心里还有一种沉甸甸的实在感,仪式上还有一种让人肃然起敬的庄严感,有时甚至还会被自己的爱心所感动,灵魂也仿佛纯净了、升华了,感觉自己变成一个新人了,决定从明天痛改前非了等等。而且出于各种原因,还会有人多捐一点,比如说底限是100,他就捐200,400,甚至800,1000。这时你再看他,平时不怎么高大的身影也变得仿佛高大了,不怎么英俊的面孔仿佛也突然变得好看了。总之,你对他完全改变了一种看法,好的变得更好了,不咋样的变得咋样了。你甚至有时会大吃一惊,后悔自己怎么以前狗眼看人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觉得世界观、人生观都要完全改变了。但是等到直接从工资里面扣之后,大家就都扯平了,没有人再积极踊跃地多捐了,想表现想热心想多做点好事都有点不那么好意思了,生怕人家看出了他的热心他的表现他的善良,而最根本的,是麻烦,不仅自己麻烦也给同事领导单位增加了麻烦。于是就漠然了,就置之不理了,就省得操心了,就仿佛捐款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了。顶多也就是月底年底或者什么时候查查工资卡看到数字少了一点点,少了也想不起来是因为什么了,想不起来也就算了,反正也就那几百块钱,想清楚了它也不会再飞回来。
所以难怪河马责备我时我总是想不到这一点,我没有想到我无声无息地已经献了那么多爱心了,虽然到底献给谁了我并不知道,不过说实话我也无需知道。它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我不过负责出点钱罢了,我总感觉那不是我在捐款,更不用说献爱心了。那感觉就像单位说嘿我要捐点款,用点你的钱。我说用吧。我还能怎么说呢,说不行,我不敢说,也说不出口。如果哪天单位乐呵呵站在哪里的主席台上接受什么爱心大使称号,我也不会感觉跟我有什么关系的,我最多傻乎乎地站在台下跟着领导为它拍几下巴掌,为自己跟它相识高兴高兴,我还能做什么呢?
我什么也不能做,因为我的确也几乎什么都没有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