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视读笔记 |
《未央歌》,台湾鹿桥著。该书闻名久矣,但一直不得见。此次黄山书社版据闻是大陆第一次正式出版。可惜,看到本书的广告却不如预想中那么兴奋,更何况一本要58元,即便后来查知在网上仅售38.8元,兴趣也仍然不大。朋友买了一本,我说借来翻翻,翻了两天,看了一百多页,她来取,就毫不犹豫地还她了。仍然是兴趣不大。
按说这本书应该合我口味的,我对描写大学生活的书一直很有兴趣,更何况还是描写现在已被部分神化的西南联大生活。关于西南联大的小说我还知道一套宗璞的《野葫芦引》,可惜也没有读完。总感觉读这样的小说尚不如读介绍西南联大的文章来的直接和痛快。我想,可能是年龄的原因。如果放在十年前,我肯定会津津有味地读下去的。事实上,十年前,我就是受一本关于大学生活的小说引诱而对上大学充满了兴趣的。那本书的名字叫《大学恋》,作者已经忘记,似乎是上海一所大学的老师。就是那本书让我已经萎靡的高中生活重新充满了希望,这就跟我初中时一样,已经辍学几天的我就因为一部《十六岁的花季》电视剧而对高中生活充满了兴致,从而改变我的人生轨道。我看来是个太容易被“欺骗”的人,因为无一例外,后面的生活都让我感到失望。
我把我的这种易被“欺骗”性归结我的理想主义情结。但是这两次“受骗”却给了我一个提醒,任何表面上看上去十分美好的东西往往都靠不住。就比如说这本《未央歌》,从前一百多页看来,真是充满了诗情画意,鹿桥真称得上是一手写论文一手写诗歌的作者,他简直就是个诗人嘛,无论从语言到内容就充满了唯美色彩。但我总担心它一碰就要碎掉。据说这本书曾风靡港台几十年,被无数大中学生竞相阅读,我只是不知道,他们读完之后是否会对现实感到更深的失望。
如果因为这失望反而坚定了改变现实的决心,那倒是一件难得的好事,怕只怕反倒沉沦下去了,连正常的生活的美也视而不见了,甚至转而一变,由一个理想主义者变成了一个彻底的现实主义者,那么倒真称得上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破灭”,正可以再据此写一部小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