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激烈的认真

(2007-07-31 21:09:58)
分类: 越来越散
 

 

读叶兆言的《陈旧人物》,感受最深的还是五四那代人怎么就那么厉害,就像叶兆言在写到钱玄同时感叹的:“回顾五四时代的人物,总忍不住感叹,怎么都那么厉害,通古博今,要什么有什么。”就连赌气,都能赌出那么大的成绩出来。叶兆言说当年刘半农之所以留法,就是气愤于《新青年》那帮人对他的“轻视”,因为他的“浅”连他的稿子都不肯用,于是捞了个“法国国家文学博士”的头衔回来。然而他是真出了成绩,在语音学的研究上,他恐怕是中国当仁不让的第一人。新诗人出身的闻一多研究古典文献,很大程度上也只是想让那些认为“仅仅会几句外文和劳什子新文学都是没有学问的表现”的老派教授明白:“新派出身的人研究古典文献,不仅可能,而且会做得更出色。”果然,后来他对神话的研究,对诗经和楚辞的研究,对唐诗尤其是杜甫的研究,都达到了前人所未有的境界。朱自清先生对其评价很高,认为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年龄相仿的专家学者少有能与其匹敌者。

但是研究这些名人,感触最深的还是他们的认真,不仅指做学问,还包括做人,有时甚至认真到让我们感到可笑的地步。比如朱自清先生,他待人一贯认真,对什么人都毕恭毕敬,甚至他刚上小学的小女儿给他送件衣服,接衣服时,他都会当着众人的面很认真地对女儿说“谢谢”。这恐怕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然而假如他们没有对人对事对学问的这般认真,怕也难有如此的成就。不过,如果这样的认真我们尚可接受,那么类似李叔同、蒋百里这样的,甚至可以用激烈来形容的认真,就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了。

李叔同在做老师的时候,一个同学偷了别人的东西,作为学监的夏沔(没有水字旁)尊很着急,向李叔同请教对策。李的答案是,学监先向学生认错,因为学生偷东西,是老师没有教育好。然后宣布偷东西的学生出来认错,如果学生不认错,老师将自杀谢罪。君子无戏言,话说得这么重,学生一定会出来认错。夏问万一学生不站出来认错怎么办,李叔同非常认真地说:“那就应该自杀,怎么可以欺骗学生。”夏想到自己上有老,下有小,犹豫了一天,还是算了。

幸好如此,否则中国现代文学史说不定就少了一位重量级的人物,也就少了几分精彩。但也说不定,比如蒋百里。蒋百里是民国时期公认的军事天才,在日本士官学校读书时,以步兵科第一名毕业,天皇亲自赐刀作为奖励。在德国留学期间,德国军事学家《战略论》的作者卢麦将军,曾拍着蒋百里的肩膀说:“拿破仑说过,东方将出现一位伟大的将军,这句话也许就应在你身上了。”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天才式的人物,却几乎死在自己的认真上。二十九岁时,蒋百里做了保定军官学校校长,就职演说中,他说,如果自己不称职,“当自杀以明责任”。半年后,蒋沉痛地向学生们宣布,因为北洋军阀的控制,无法实现建军报国的大志,看来不是学生没有努力,而是自己没能尽到校长的职责。于是说完,拔出手枪,对着自己的胸膛就是一枪。

看到这里,真是让我们这些苟且存活的人胆战心惊。不过,还好,当时的整个氛围都是认真的,如果放在“后现代主义”盛行的今天,这样的认真恐怕很快就会被解构成一场闹剧,从而难免让人感到灰心和无聊。

2007年7月21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