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视读笔记 |
2007年1月3日 星期三 晴
傍晚,楼上的琴声如约响起,不过今天换了个曲目,不再是单调的《编花篮》,花篮已经编了两、三个月了,还是没有编好。我猜想今天有家庭教师来,换的曲目也很单调,一遍一遍地在一个地方重复。不过,还好,今天小家伙可能没来得及跳绳,每次跳绳时,天花板上都像在闹地震,几次忍不住想上去参观参观,但想想还是作罢,毕竟喜欢运动不是一件坏事,特别是对于小孩子。
因为不能出门,只好在网上逛书店,逛的结果就是又订了这么些书:《白鲸》(世界文学名著文库,人民文学出版社)《吉本自传》《贾平凹精选集》《郁达夫精选集》《张承志精选集》《哈克贝里芬历险记》《东方快车谋杀案》(人民文学)及影碟《英雄本色》《英雄本色2》,共108.62元。
托夜子帮助留意网格本文学名著和人民文学出版社“世界文学名著文库”,后者我有一本《卡夫卡小说选》,九四年版本,原价20.25,14元买的,旧书,1999年9月18日在东单中国书店旧书店买的,虽然是旧书店,但是书却一点也不便宜,书店有专门请懂书的人标价,但是买的时候还是没有怎么犹豫。记得同时还买了本《四个四重奏》,漓江版的,原价2.3元,标价8元,拿到手再也不肯丢手,甚至有种捡漏的快感。
重新读马原《阅读大师》。在类似著作里,就我所见,无疑马原这本是最好的,是值得反复阅读的(另外一本值得推荐的是略萨《给青年小说家的信》)。它的好,也许就在于它的亲切,这可能跟它是讲稿有关,相比而言,同一系列的格非《塞壬的歌声》就显得乏味多了,也学究味多了(而且有半本是他的博士论文)。马原就像是在跟你侃大山,侃他喜欢的小说,“你看这个地方写得多好……”谈到高兴的时候他会手舞足蹈,忍不住给你念上一段。同济大学的学生有福了,看到这本书时我真希望能混到那些幸福的学生中间。现在我的希望是,什么时间“百家讲坛”也能请马原上来讲讲就好了。
马原在谈到他喜爱的《红字》时,是这么表达他的喜爱之情的,他说:“我当时极为震惊,我在此之前读过很多小说,没有一本书像它这样写,而且像它一样让我吃饭不香睡觉不实。我于是做了这一生里最初的偷窃;我先将它据为己有,之后到图书馆报失,赔付了双倍书价。”看到这里我不由哑然失笑,这点跟我是多么相似呀,我真怀疑我是不是受了它的启发,可是买这书时我早就高中毕业了。不过发生在我身上的不是《红字》(到现在我都没有读过它),而是《罪与罚》,我最后采取的手段和马原一模一样,不过我的说法更恶心,我告诉图书管理员书不小心掉到茅坑里了,你们知道北方那种厕所,所以图书管理员很容易就相信了。然而不幸的是,马原只是赔付了定价的双倍,而我占有的是平装本,赔付的却是精装本价格的双倍(图书管理员坚持说记录里就是那个价格,我又不好把书拿来跟她印对)。现在这本书还得意洋洋地插在我的书架上呢,打开它残损的封皮,里面到处可见我所在那个高中图书馆的印痕。
傍晚,楼上的琴声如约响起,不过今天换了个曲目,不再是单调的《编花篮》,花篮已经编了两、三个月了,还是没有编好。我猜想今天有家庭教师来,换的曲目也很单调,一遍一遍地在一个地方重复。不过,还好,今天小家伙可能没来得及跳绳,每次跳绳时,天花板上都像在闹地震,几次忍不住想上去参观参观,但想想还是作罢,毕竟喜欢运动不是一件坏事,特别是对于小孩子。
因为不能出门,只好在网上逛书店,逛的结果就是又订了这么些书:《白鲸》(世界文学名著文库,人民文学出版社)《吉本自传》《贾平凹精选集》《郁达夫精选集》《张承志精选集》《哈克贝里芬历险记》《东方快车谋杀案》(人民文学)及影碟《英雄本色》《英雄本色2》,共108.62元。
托夜子帮助留意网格本文学名著和人民文学出版社“世界文学名著文库”,后者我有一本《卡夫卡小说选》,九四年版本,原价20.25,14元买的,旧书,1999年9月18日在东单中国书店旧书店买的,虽然是旧书店,但是书却一点也不便宜,书店有专门请懂书的人标价,但是买的时候还是没有怎么犹豫。记得同时还买了本《四个四重奏》,漓江版的,原价2.3元,标价8元,拿到手再也不肯丢手,甚至有种捡漏的快感。
重新读马原《阅读大师》。在类似著作里,就我所见,无疑马原这本是最好的,是值得反复阅读的(另外一本值得推荐的是略萨《给青年小说家的信》)。它的好,也许就在于它的亲切,这可能跟它是讲稿有关,相比而言,同一系列的格非《塞壬的歌声》就显得乏味多了,也学究味多了(而且有半本是他的博士论文)。马原就像是在跟你侃大山,侃他喜欢的小说,“你看这个地方写得多好……”谈到高兴的时候他会手舞足蹈,忍不住给你念上一段。同济大学的学生有福了,看到这本书时我真希望能混到那些幸福的学生中间。现在我的希望是,什么时间“百家讲坛”也能请马原上来讲讲就好了。
马原在谈到他喜爱的《红字》时,是这么表达他的喜爱之情的,他说:“我当时极为震惊,我在此之前读过很多小说,没有一本书像它这样写,而且像它一样让我吃饭不香睡觉不实。我于是做了这一生里最初的偷窃;我先将它据为己有,之后到图书馆报失,赔付了双倍书价。”看到这里我不由哑然失笑,这点跟我是多么相似呀,我真怀疑我是不是受了它的启发,可是买这书时我早就高中毕业了。不过发生在我身上的不是《红字》(到现在我都没有读过它),而是《罪与罚》,我最后采取的手段和马原一模一样,不过我的说法更恶心,我告诉图书管理员书不小心掉到茅坑里了,你们知道北方那种厕所,所以图书管理员很容易就相信了。然而不幸的是,马原只是赔付了定价的双倍,而我占有的是平装本,赔付的却是精装本价格的双倍(图书管理员坚持说记录里就是那个价格,我又不好把书拿来跟她印对)。现在这本书还得意洋洋地插在我的书架上呢,打开它残损的封皮,里面到处可见我所在那个高中图书馆的印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