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饥似渴与饥不择食

(2006-07-05 12:55:03)
分类: 视读笔记

如饥似渴

我读书很快,但是不管怎么快都要一个字一个字把它们念出来。我没有办法做到一目十行,除非这本书本来就不值得细读。但是我读得再快总也跟不上买书的速度。有一度我的藏书百分之九十已被读过,但是现在估计连百分之八十都达不到。如果按照我现在这样的买书速度,而阅读速度又没有明显提高的话,估计用不了多久,也就只剩下百分之七十了。

也许正因为买书的速度太快,所以对阅读的速度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一本接一本地读,像在跟谁比赛一样,但是就是这样我还是感觉读得太慢了,那么多的好书何时才是个尽头?为了读书我几乎放弃了写作,放弃了重读的可能。直到有一天我对这样的生活产生了厌倦,也产生了怀疑。但是时隔不久,就又旧态重萌,甚至变本加厉。而且,也许是受它的影响,连我的吃饭也变得越来越快,经常是不由自主就开始风卷残云,我猜想总有一天我的胃口会被我的阅读习惯弄坏的。

 

饥不择食

我高中之前基本上没书可看,因此凡是能找来的都被我细细看遍了。我就像一个饿狠了的狼一样到处红着眼睛四处搜寻,我从五叔家的书架上把他那些教学用的参考书都认真读了一遍,估计这些书连我五叔都没有认真看过。在我二伯家我发现了一本残破的《杨家将》,但是他们不准我带走,于是我立刻放弃了玩耍,搬了把小凳子开始认真地看起来。后来他们要出门,我就一个人坐在门口的石磙上,像他们家的一尊门神。我一直看到星星都出来了,我妈在街头都喊我吃饭了,才悻悻然地抬起头。多少年之后还有人回忆起这个场景,说那么小一个孩子就那么静静地坐了一个下午,真是难得。为了看书,我们简直想尽了办法,我们捡破烂,把用卖破烂换来的钱租小人书。一个人看,另外几个就围在旁边。实在没书看的时候,就把那些已经翻烂的书再翻一遍。我记得一本不知从哪里搞来的《一千零一夜》就被我看了至少三遍,不是被人家借去不还估计还会再多看几遍。

高中之后,因为有了图书馆,可看的书就多多了,但是一下子突然在你面前打开一个宝藏,反倒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选择了。既然无从选择,那就从最好的看起,于是一开始接触的都是世界名著。也不管看得懂看不懂,只管看,路路续续就读了托尔斯泰,读了陀斯陀耶夫斯基,读了屠格涅夫、读了斯汤达,读了福楼拜,读了莫泊桑,还读了马克·吐温,读了海明威。每个作家选择一两部代表作一路读过去。读到后来,就读得自觉眼界高了,一般的通俗读物都放不进眼去,像什么岑凯伦、卧龙生,我是翻也不要翻的。倒是金庸、古龙是个异数,金庸自不必说,古龙的个别作品猛一看也是让人倍感惊喜。但是无需多读,读多了也不过如此。然而后来还是陆陆续续读了不少的金庸、古龙和琼瑶,甚至连岑凯伦也读过一些,这固然有想了解一下他们作品风格的因素在内,但也不能不说跟饥不择食有关。那时虽然有图书馆,但毕竟一周只能借一次,就算有两个借书证,一次最多也就只能借两本,两本很快翻完了,怎么办?只好拿这些书来充饥。饥得最厉害的时候甚至连《故事会》都看,结果有一次正在课堂上看《故事会》,班主任就进来了。和我一同“被捕”的还有一位正在看武侠小说的同学,班主任看了看书皮,批评我道:“你看人家,多少看的还算文学作品,你呢?”结果我的书被没收,他的书算“暂扣”。我当时那个委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