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天中午11点40分在古镇最高的建筑粮食局6层楼上俯瞰古镇,拍下的最后一张照片。
虽然,逗留于元通古镇只有匆匆的三个小时,即使是浮光掠影,也还是能直观地感受到这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古镇。但是,与四川其它已经开发的,已经成为热点旅游地的古镇相比,元通更像是一座被遗忘的古镇。
在元通,除了看到一盏盏挂在屋檐下的红灯笼;看到钉在墙上,写有古宅、古桥、古当铺字样的小木牌和街两侧的仿古路灯外,真的很难发现其它张扬的因素。
在元通,没有任何能引导旅游者的诸如“导游”及旅游提示内容的文字介绍。
在这里,你听不到、也见不到像其它那些已经开发的古镇中特有的喧嚣和拉客叫卖商品的声音。即使你身着旅游行装,向老乡打探问路时,他们会像对待离家多年的游子,热情地给你指路,甚至带你走上一段.即使你拿着相机拍照他们,他们也不会躲躲闪闪,非常安然地作着自己的事情,最多只是看着你微微一笑......。

进入第一个巷子,就迎面遇见停在巷子里长长的迎亲车队,拍下这第一张照片的时间是早上8点50分。
一大早,巷子里就摆开了迎亲(也许是送亲)的宴席,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民俗乡情。



增福街的一处名人故居。
在街上看,房屋并不高大阔绰。门的正上方挂着写有“王国英故居”字样的木牌,王国英是一位清代抗英将领。清道光皇帝曾为其题词“马革裹尸才算死,麟编载笔俨如生”。
据说,镇上大大小小的茶馆有二十多家,但上了年纪的人还是最喜欢到王国英故居去喝茶,而今,这个故居已经成为了镇上的老年人协会了,成了老人们喝茶、打纸牌、聊天的场所。

“夏家茶楼”。这栋是在民国时期用柏木建造的两层木制结构的楼房,楼房的后人,在这里办起了茶馆。因为路过这里的时间还早,茶馆里空荡荡的。


临河的巷子。这家住户经营着各种竹制生活用品,一大早,就有人上门挑选竹制的簸箕。

麒麟街是横贯古镇的主要街道,街面有许多商铺。匆匆地从这座有风火墙的电器店前经过,后来才知道,电器店的后面还有古宅大院。

过去当地军阀黄润馀家祠堂,现在是税务局的办公地点,在门的右边挂着祠黄氏宗的木牌子。
到古镇这天是公休日,原以为可能没法进入黄氏宗祠。可到了里面的值班室后,值班的同志很热情地给打开了大门,带我进了院子,边拍边听他介绍这个宗祠的情况,并告诉我几年前他们维修这个宗祠的经过。

祠堂建于1914年,是一个一门进二重的四合院,后院为一楼一底。
祠堂的第二进的门坊上,镌刻的“贵本备文”匾额及其联语,告诉人们不能忘本,子孙要贵本重文。



院子中间夹了一个法国传统的哥特式的建筑,四根大柱子,捧起雕刻精细的石灰等混合建筑物做的尖顶。

老街的路旁统一设置着仿古路灯。

古镇临着汇江河,有汇江桥横跨在河上,这座索桥始建于清嘉庆十七年,造型典雅,风格独特,被誉为川西第一铁索桥,十年动乱期间被毁,后重建。



汇江河。古镇沿河而建。在索桥上能看见河边大树掩映着的黄氏宗祠。据说,这里最热闹的时候是一年一度举办的“清明会”(清明节这天)。那时,河坝子上、裸露的无水的河床上,挤满着人群。会上,民间杂耍、小食、花卉雀鸟、春耕农具应有尽有。那时到这里,就会看到一幅典型的“川西民俗图”。
正对着汇江桥桥头的是双风街,128号这座院门造型很特别。门上的门匾上刻写着“槐荫满庭”四个字。
回来后,查证了一番,“槐荫满庭”的出处是苏东坡的《三槐堂铭》(“魏公之业,与槐俱荫。封植之勤,必世乃成。既相真宗,四方砥平。归视其家,槐荫满庭。”)


黄氏小姐楼保存在镇政府机关内,位于麒麟街北侧,是非常精致的砖木结构建筑。

元通古镇永利桥侧边有座保存完好的四合院,元通人叫它陈家院子。这个院子建于清代,是典型的川西民居,方院高墙,门斗玲珑,极具大家族庄园的气派。
文革期间,有人聪明地用石灰抹了门楼旁的石刻对联,院子才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
大院门口的一株不知何年何人种植的腊梅已经盛开。

院内前后有一大一小两处天井,据说,当初数十个房间清一色用楠木地板铺就,这在其它任何一个古镇都属稀有。

这个老宅子上件都是精的木构雕细刻的,门墩也是原物,不像有些开发后的一些古镇,摆在门口的门墩都是“高仿”的现代石刻件。

陈家大院有一大一小两个院子。这是小院子的大门。现在,这座老宅子成了当地居民的大杂院,院子的房前还有养鸡的木笼。
在元通的街上,看到几处这样封堵着的老宅门。

走出陈家大院,在老乡指点下,又走进一个院子,当年,里面的建筑很精致,现在,连里面的住户也说不清这座宅子的历史。
镇上的老宅子都在一天天衰老......。

相关内容:
1-《千年小成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1a12bd0100h4k3.html
2-《小巷里的古当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1a12bd0100h5aw.html
3-《重修于嘉庆年间的永利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1a12bd0100h60h.html
4-《隐藏在小巷里的教堂》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1a12bd0100h60h.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