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店内通栏(十二)

(2011-10-08 01:17:29)
标签:

杂谈

分类: 逆旅主人自述

在假期的最后一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心情。没有合适的题目,只好归在通栏之下了。

 

先说说正在写的这篇小说吧。最早想写它,正如小七同志曾正确指出的,只不过是对陈可唯一的传世之作《忘川河》的读后感而已。只是,我这人从高中开始就被告知有码字瘾,文章总写得太长——这次也一样,本来打算10来章结束掉的短篇现在已经写到了30还不见那令人抓狂而又欣喜的“全文完”。

 

但我很高兴自己把它写下来了。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充满乐趣的智力游戏,没有任何其他东西可以像小说一样,让我能用别人的大脑思考,说我从未也不会说的话,过他们的人生。这些不成文章的东西,即使在多年后,也依然存在,就像趁着水泥未干时踩上去的足印一样——我们这些天地之间小之又小的人类能够和时间抗衡的东西是如此之少,所幸文字是其中之一。

 

我喜欢写。这就是我写他、他、他们的故事的全部原因。从一开始,我的写作就是不带有任何功利目的的;因为《未名湖》的关系让我受到了很多不认识的朋友的、我其实不配接受的喜欢和赞美——这的的确确的让我高兴,真的,但那也并不是我的目的。我写小说,纯粹是为了愉悦自己,为了让自己在多年后还能记得自己曾经作为一个有智力、有感情的人活过,说过一些有趣的话——这样就够了;如果这些文字同时也愉悦了你们,我不胜荣幸,但如果它们令你不快,我除了说声“抱歉,耽误了您的时间”,也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如果你付出了金钱,我倒乐意奉上两倍书价以示歉意;但你付出的只有时间,这是连乔布斯也无法给你的补偿。

 

挑剔的读者是作者进步的源泉。我感谢所有对我的写作提出过善意的建议的朋友们,你们让我获益良多。对于不那么善意的批评,我也表示尊重——就像托尔金在《魔戒》的序里说的“我对此没有意见,因为我时常觉得那些被他们奉若圭臬的经典也都是一派胡言”。任何,任何人,愿意花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小时来阅读我的文字——这对我都是莫大的褒赏。无论你们最终得出了怎样的评价。

 

但是,对于写作的能力,我必须要坦承,它比起我对写作的兴趣来说,实在是差得太远了。不仅能力有限,时间和精力也都有限,如果我哪天决定提前退休当个自由撰稿人,到时再试试能不能写出更像样一点的小说来。但就目前而言,能力所及,能写的也只有这样了。

 

其实,无论是鲜花般的赞美还是牛粪般的批评,我都还算能处之泰然。让我头皮发麻的是有人总爱拿《红楼梦》和曹雪芹来教育我,仿佛我喜欢他们,就得做得和他们一样好。这逻辑实在不通,就好像我喜欢吃一个厨师烧得饭,未必就非得有和他一样的味蕾和掂勺技巧,才能吃饭。我喜欢《红楼梦》,在自己的文字中各种有意地提及,无意地模仿,都是一种对偶像和经典最发自内心的致敬,仅此而已。千万不要再拿我的任何文字和《红楼梦》作比较了,那真是对芹溪先生最大的亵渎。

 

好了,以上文字写得太严肃了,让我自己都有些讶异。其实我应该体谅持否定意见的读者的(说实话一直以来我也的确是这样的),因为我非常清楚看了一篇坏文章的心情。05年在我刚开始发表《未名湖》的时候,看过一节同时发表在PYBK上的小说,虽然只是一节,但的确让人想要自插双目。为免致盲,当时迫于义愤和对自己身体的怜恤,便给作者留了一篇言辞颇为尖锐的两句话评论。那人后来追杀了我一年,在各个版面四处咆哮,一度让我有种被汉尼拔盯上的感觉——但是,即使如此,也不能改变我对他的文章的一贯看法:那就是坨屎,不值得一读。

 

没想到如今,竟也有无辜的读者成为了当时的我,我成为了当时的汉尼拔。最终知道真相我冷汗流了下来。

 

好啦,小说的事先说到这儿。总之呢,《故人来》我是肯定还是要写,你有看的自由,我有写的自由——就像拉屎的人,还有拉屎的自由呢,你们说是不是?但是,这个故事,就像我很多个月前预告的那样,因为中间写写停停了太久,的确是有前后文人物性格和故事脉络的连贯性差强人意的问题。这除非从头到尾地改一遍,否则,没法改正这个缺陷——就只能请我宽宏大量的读者们海涵啦。

 

我之所以想要尽快把《故人来》完结,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如果我不早日完了它,朋友们断然是不会允许我再挖新坑的。但这个新坑对我的诱惑实在太大。

 

它还会是一个北大的故事,内容是关于这些年来所见所闻所经历的人和事。我甚至都不用做太多加工——因为很多故事,本来,就已经是完完整整有起因有高潮有结果有时间地点有冲突矛盾有戏剧张力的好故事了。这两年里,每当目睹了些惊人的事件,有所感悟,或者只是想到了几句好词儿,几个好的玩笑,都会立刻掏出iPhone写进备忘录里(为此我感谢乔布斯)。写《故人来》的时候有时想到几个好的比喻,也会犹豫是否该用在这儿,还是该一并攒着。

 

这就是我对这个新坑的热情。为此,即使在因为重装系统导致丢失了《故人来》六七章原稿的情况下,我也毅然地重拾键盘,要把它写完。

 

时候不早了。本来还想再说说节日里的几件趣事,暂且就先搁下,以待来日罢。

 

照往例,问候一下在店的各位客官:

 

斜阳水杉:干儿子可好?谢谢你的围棋,真沉!难为你那么大老远地背来。不知你说的“我们”是谁?但我肯定“我们”没有避你如同传染性疾病,只是每次时机都不凑巧吧。

 

峰哥:你也快乐。很久没见。还在日本?最近还有拍片否?

 

Lemon: 谢谢你的纸条。和任何人不同,它们总让我温暖。

 

Tawnya:每每我一段时间没看信息,一打开留言,必然全都是你的。我想大概是你的祝福开始奏效了,的确我渐渐觉得自己正尽享世间的美好。

 

猩猩:你真够逗的。我倒是想别太快收尾,但写不出来的时候也真难受啊。

 

Boyorgirl:请参见上文。话说,我是不是问过你,到底是boy还是girl啊?

 

小楼东风长:刚看到你的字条。回头去看看,但预告一下,你真的有点找错人了,高考作文向来不是我的强项——语文是我高考的时候分数最低的一门,对于一个职业和兴趣都在于玩弄文字的人来说,讽刺吧?

 

毛巾没了:是新客官还是新马甲?

 

宋先森:是新客官还是新马甲?

 

节日恐惧症、Handing、三儿、倾宁堇(这必是个前后鼻音掌握得非常好的同学)、牙套小狼狗、毫无代价唱幸福的歌、yingmingf、lostforest(略去80人):你们都是新客官还是新马甲啊!无论是什么,都欢迎你们来小店先!

 

走了太久了,人脸全生了。一个简单的请求——不管是新老客人,能否介绍下自己先?详略程度让你自己感到舒服即可。

 

在10月8日这个令人颤抖的日期,写下这篇通栏,举到欢迎板前,拿图钉摁上。拍拍手——各位,欢迎光临,晚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8.
后一篇:32.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