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老人讲故事(二)

(2006-06-02 11:41:04)
分类: 青衣道场

齐如山老人讲“不由恒蹊”比“有创造性”好!

“不由恒蹊”的意思是“不走别人常走的路”,他认为两句话的“言外之意”有所不同。“不由恒蹊”者首先得清楚地知道恒蹊”是怎么一条路,才能不走它,但同时又不能离那”恒蹊”太远,太远的话不是费力太大,就是走不到目的地,那还不如”恒蹊”呢!

这几句话让我想到梅先生提出的京剧改革“移步不换形”的理论,可以说和齐如山的话是如出一辙,不知道是不是梅先生受到齐如山艺术观念的影响。齐如山在回忆录中说到他和梅兰芳分别时曾做过一次长谈,谈到国剧的发展,他的观点是:凡是话剧可用的、或者说用的好的,京剧都不可用,如果京剧用话剧的手法则京剧只有死的份儿。在当时新文化的影响下,很多新兴文化人都用话剧写实的艺术来鄙薄京剧写意的艺术,齐的那番谈话也属于“逆时代潮流”的,但是今天看来,他的观点实在是高明之见。如果是“由恒蹊”则京剧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发展,而不懂“恒蹊”是什么,一味求“有创造性”,那叫“造魔”!可惜的是几十年来,我们的京剧界在“有创造性”上已经走到了悬崖边,几乎是无可救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