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060408茶座记事

(2006-04-08 22:32:46)
分类: 青衣道场
今天因为任贤齐到我台做“交通形象大使”,下午在索菲特大酒店举行记者见面会。会场设在屋顶,面临西湖山水,将春景尽收眼底。
任贤齐虽然不算特别的帅哥,但是风度翩翩,回答记者问题条理清晰从容不迫,很有大牌风范。最好的是他没有艺人习气,谦和礼貌,倒是难得。
去茶座快三点了,人好象不算太多,而且在我来到时,前面的人都基本上唱完了。幸好后面金卫平、朱晓强接踵而至,平衡了一下老生青衣的比例。有一位建德人、现在在北京工作的叶明第二次来茶座,聊起当中他说喜欢学小花脸,特别是象《凤还巢》的程雪雁,对李四广很佩服,我说有机会请北京的朋友介绍一个小花脸的老师给他认识。票友当中学青衣、老生是多如过江之鲫,老旦、花脸、小生次之;武生、武旦更少,而学小花脸则如凤毛麟角。
我几乎有一个星期没开过口,对自己的嗓子没有把握,所以先唱了一段《红娘》的“拷红”,也是头回唱,流水好象赶了点。张晓莺在唱《刘兰芝》,我在后面跟着唱了几句,感觉嗓子还行。上周我没去茶座,今天要再唱一段补上,就唱了一段《白门楼》的“娃娃调”。前几天出差,在车上听全出叶盛兰的《白门楼》,似乎感觉他不太卖力,而且改了很多地方,特别是见貂禅的“二六”,本来是骂貂禅的,他给改成情意缠绵的分别,我也听不出来唱的是什么词。我查了《叶盛兰叶少兰父子唱腔选集》里“二六”的词,与叶盛兰所唱也大相径庭。今天我唱导板是有个明显的感觉,在“大败一仗”的“仗”上提了一口气后,出来很宽的膛音,以前还没有过。我听叶盛兰的唱有很多“嗽”,觉得很好听,我也尝试着用“嗽”,今天用得不错,所以唱完心情很好!本来我还想把后面见刘备的快板和扫尾的几句散的都唱了,因为多年前,当年苏州京剧团团长陶金泉先生曾经直呼直令给我说过“姜派”的这段快板和后面的散板,我还能记得,只是最后那句“某死后汉室中英雄有谁”的腔还有点费劲,所以留下没唱,反正今天过足瘾了。
乐队增加了张先生的月琴后,感觉整齐了。根据刘叔的建议,我把武场那一摊事托付给了耿老师,只因他为人诚恳全心全意为茶座服务,现在要找个合适的人很难!
有个小姑娘,刚学不久,前些日子来过,唱《别姬》“二六”,唱完拉着我要我说,我说先去听梅兰芳的,把他的东西听得烂熟。今天她来了,又唱《别姬》,比上次还要不如。问她,她说听梅兰芳已经听得很熟了,而且在家也唱得很好,怎么到这里来唱就会唱错呢?看来教戏我是不成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咬不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