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陕西支教日记3:红粉笔点亮希望的灯塔

(2015-09-19 09:59:21)
标签:

公益

教育

乡村

        晚上八点半,街道的灯光已经有些昏暗,我们的车等在旬阳中学门口,一个小伙儿从两道明亮的光柱中小跑而来,干净的短发被光束映出金边,稚气而又老成的脸上几颗痘痘也闪亮着。小伙儿见了我们有些腼腆,但仍快步上前跟我们握手。从他有力地握手和年轻的笑容,我不由得暗自惊奇,这难道就是本次雪佛兰红粉笔志愿者回访的男主角,八年前那个身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几次差点命丧黄泉的李志吗?

       来之前志愿者领队告诉我们,八年前第一批“粉笔头”来到这个小镇,认识了当时还是三年级的李志,他一岁半时就得病了,因为症状跟白血病相似一直被误诊为白血病。父母到处求医,一无所获,还因此欠下了巨额债务。当年的“粉笔头”杜浩辉非常热心,联合同来的“粉笔头”发动身边的朋友、同事为李志募得数万善款,并把他接到北京儿童医院,让专家为其治疗。奇迹发生了,那个孱弱多病的小李志如今已长成帅气的高三男孩了。

       在李志的指引下我们很快来到了他位于郊区的家,他爸爸妈妈听说我们要来很早就在楼下热情地迎接。他家位于一栋筒子楼里,为了方便李志读书和治疗,在这里租住了其中的两间。很简陋的两间房,却收拾的干净温馨、井然有条。

陕西支教日记3:红粉笔点亮希望的灯塔

陕西支教日记3:红粉笔点亮希望的灯塔

        坐在小屋里,李志看到我们说,虽然杜老师不能过来,但是来了两位新的“粉笔头”,心里依然非常激动。对于八年前的一切,他还印象深刻。他记得当时的志愿者教他们唱的第一首歌是《祈祷》,说起“粉笔头”们刚去学校的时候,他说全校同学都站在马路两边,开心的一直鼓掌。“粉笔头”进入课堂后,讲的全是外面的世界,一切都那么新鲜。两三天下来他们就特别喜欢“粉笔头”老师,还一起看电影、做游戏、打篮球。他说看电影时杜老师还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他穿,让由于长期受病痛折磨已经没有任何自信的他感受到无限的温暖。

陕西支教日记3:红粉笔点亮希望的灯塔

陕西支教日记3:红粉笔点亮希望的灯塔

        说到现状,因为这八年来雪佛兰红粉笔一直持续着对他的关心和关爱,他的身体已经基本康复。虽然偶尔会有些不舒服,但通过积极锻炼,他的身体也强健了许多。在学校里,不仅体育课从不落下,就连学校的文艺体育活动他也会积极参与,而这也是他小时候向往却无力参与的。随着身体的不断恢复,李志逐渐开始参加体育类活动,并获得了不少荣誉证书,现在的他也变得越来越自信了。他还希望通过努力考上大学,到时也做一名红粉笔志愿者,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去关爱身边的人。

        李志的爸爸妈妈拿出了厚厚的几本相册,一张一张给我们讲解,这张是去北京治疗的时候与“粉笔头”们的合影,这张是志愿者带我们去天安门,这张是去上海时参观的上汽通用工厂……每一张都如是珍宝一样保存在那里。

陕西支教日记3:红粉笔点亮希望的灯塔

陕西支教日记3:红粉笔点亮希望的灯塔

陕西支教日记3:红粉笔点亮希望的灯塔

        同去的陈老师是李志当年的班主任,她说她们乡下医疗条件落后,物质贫乏,以李志家条件,如果没有那些“粉笔头”志愿者的帮助,也不会有他的今天,是红粉笔挽救了一条生命。

        由于李志现在处于高三紧张的学习期,我们也不想对他有过多地打扰,起身准备离开。可他家人却拉着我们到另一间屋子,那里已经准备好满满一桌子的饭菜,一定要留我们吃饭,还不停地说,“感谢你们,能力有限只能自己做些家常菜请你们吃。” 虽然我们来时已经吃过了,但面对他们的盛情邀请,还是再吃了一顿。不知是不是受情绪感染,这顿饭吃的格外温馨可口。临行时,我们每人都收到了一幅十字绣作为留念。

陕西支教日记3:红粉笔点亮希望的灯塔

陕西支教日记3:红粉笔点亮希望的灯塔

陕西支教日记3:红粉笔点亮希望的灯塔

        在告别时,领队对李志说,“加油,如果明年你考上大学,你也会是红粉笔的一员。”李志很用力地点头,仿佛在告诉我们他的决心很坚决。

陕西支教日记3:红粉笔点亮希望的灯塔

         一颗种子的力量也许是微弱的,但无数颗种子,却可以成就一片森林。李志加油,我们期待你加入“粉笔头”的行列。

陕西支教日记3:红粉笔点亮希望的灯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