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钻了高考落榜的牛角尖

(2010-08-16 07:20:29)
标签:

高考落榜

宋客

教育

别钻了高考落榜的牛角尖

文\宋客

 

想来高考已经远离我六七年的时光了,当时的激动和忐忑,现在浑然不觉。最近有个远房亲戚知道我是“教书的”,就来打听询问下我的意见,对这类事,是不做主为好,因为参考得好,固然很好,参考后有变故了,那人家就在亲戚堆里到处传,说当初就是听宋老师的,不然……,真是吃力不讨好的。最近中考的几个学生也QQ询问过意见,对他们,我说下自己的想法可以,而一涉及家长,我是不敢多说的。

 

但是转而一想,学生能做什么主?很多农村家长也是没什么文化,也没什么主张,于是很容易地就被那些招生广告啊之类的吸引,招生学校也很会打学校的算盘,给教师以承诺,招生几个学生,提成多少,等等内幕不一而足。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该怎样看待复读呢?复读是需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的,经历了,当然也会增加别样的阅历,但是一般人是觉得那是一种痛苦的经历,没有就更好。我觉得有以下几种情况的人可以复读吧:

 

一是各门功课整体上比较平衡。高考就是考整体实力,整体实力目前就是依赖分数,也就是我们学习无论大综合小综合还是文科理科,需要的是自己每一门学科的均衡发展,这样总分才回高上去,自己和别人才不至于距离很远。在班上学生也许这门不是最好的,那门也不是最好的,但是总是每一门考得都不差,这种人绝对总分不差,高考的时候也一定会占优势。所以如果你整体上每一门的功课还行,起码在及格以上,如果肯努力,那么就不妨去复读吧。

 

二是有一到两门功课是占优势乃至佼佼者。“瘸腿”是学生学科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和个性,相应地他们爱好的、符合自己个性的那一门就会学得扎实、拔尖,成为学校那学科的佼佼者。某一门成绩突出的比较好做到,但是全才却难找,要想其他的都学得拔尖,就有点困难了。其实这都没关系,当你在某门突出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影响带动你去学好其他,形成正常的良性循环。当然啦,要想偏门成人才,不走寻常路,就不在这论列之类的。

 

三是因为事故或者故事影响考试而落榜。这个前提还是自己的基础不差,只是高考那次发挥失常,影响了成绩,导致落榜。事故指感冒生病、路上交通受阻等等外界因素;故事指自己“私动凡心”恋爱影响、家庭压力、父母矛盾、和同学误会等等自己因素。无论外界因素和自己原因,只要还愿意复读,有更远大的志向和追求,能够忍辱负重,这种人复读是大有希望的。

 

四是有钱有关系。这点就更好理解。复读一下,少混一下,能考更好点更好,不好无所谓,高考了,最后花钱去个三本,或者高职高专本科,在重视学历的现代化社会来说,怎么说自己也是一个本科学历,毕业了顺理成章有了工作,有本科学历也顺理成章就工资不低,就是高一级的职员或者干部。所以他们复读与否也许只是暂时歇息,有固定打算,愿意复读,也就来复读呗。

 

没有这些关联和关系的,没必要非得去复读的。因为即使混个文凭又怎样?结果耗费时间老大不小一穷二白四方举债毕业后,你发现力量就是知识,但是知识不一定力量的。说这些并不是打击大家脆弱的心灵,乃是说,落榜了没有什么灰心和失望的,更不一定非得去复读的,这社会,生活的方式是多样的,做一个农民工不一定就很差的。再说了,选择一些其他的方式方法也照样会获得高等教育的资格。选择什么方式方法,这个就不能我说了算了。比如我比较反感省级以下的什么电大,我就觉得他们早已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任务,可以解散;比如我认为某个国家法官学院就不错,他们有“备录班”,一方面给大家以考察试读的机会,避免了“误上贼船”的遗憾,另一方面,实行“教学、科研、从事审判业务实践”三结合制度,实行备录班形式,融试探、学习、实践、文凭、能力为一体,我大学校花的男朋友在那读,我就觉得不错。具体如何,只能大伙去体会了。

 

总是,条条大路可发财,条条大路通高校,条条大路能成才,别钻了高考落榜的牛角尖。

 

 

说明:新浪博客独家原创作品。纸媒登载请联系作者并寄样刊。网上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你够无耻,那就算我白说。

欢迎访看宋客博客,欢迎关注宋客微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