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价拉平趋势更加明显
文/马跃成

自从年初,毛大庆喊出北京五环房价要上五六万的口号后,北京房价将上涨就成了业内外不二的声音。如果大家都相信这个预测的话,那么目前北京的楼市就蕴藏着巨大的财富空间。因为,在五六环之间的房价目前基本上还停留在两三万的水平上,这样的新盘比比皆是,二手房市场更是普遍的很。可以说,某些每平米三万多的楼盘完全可以说是豪宅社区,不但全部豪华精装修,而且室外绿化、生活设施也能达到当前很高的水平。
在很多年前,我曾经提出过一个观点,就是北京的房价会逐步拉平,就是说城区和郊区的房价会逐步缩小差距。以前,人们不大相信这个说法,主要是说城区的土地是限制死的,并且房子也是有限的,怎么可能和郊区的房子拉平?他们根本不会相信。但是,从国外大城市的经验看,城区的房子多数是单元楼,都是穷人占用,而有钱人都到郊区,甚至周边城镇居住生活,富人们享受是恬静、清新、自由等健康生活,而穷人们更多的要考虑成本、方便、联系等基本生活条件。这么看来,在国外,城区的房价应该比郊区的更低才对。
当然,中国的情况有所不同,今天的北京人还是按照环路来确定房价的高低,越是内环的房价越是高的厉害。但是,越是城区中心的房子,区域生活环境越是糟糕,也是不争的事实,看到二环边上、三环附近的高层,几乎没有什么公共生活场地,仅有的绿化也是辅助环路的绿化带。噪音污染、粉尘雾霾就更是指数最高的区域。相比较来看,五六环的房子,完全规避了城区楼房的缺陷,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郊区的大型商业、公共服务设施很多都是国际一流水平。比如,西红门地区出现的亚洲最大的宜家家居商城、荟聚商业综合体,在大北京都是首屈一指。大型郊野公园、城区隔离绿化带、小区周边街心花园都为人们提供了很好的活动场所。同时,按照北京市公布的城市疏解规划,医院、大学、优质中小学资源都要向郊区新城疏散。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生活在北京五环与六环之间”,文章就说,五六环之间有北京最有钱的人,当然,他还说,也生存着北京最困苦的人。生活最苦的人,主要是说外地进京务工人员,由于生活成本的压力,很多都被挤到了五六环之间的待拆建的棚户区。根据北京市最近的规划,全北京市到2020年将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今年的大学毕业生留京指标控制在9000人以内。而城区的人口在近几年内还将继续减少15%左右。不但,北京人口总量需要控制,全国人民到北京买房的可能性已经很小,同时,城区人口在减少也已经列入市政府的议事日程。
从各种因素来看,北京房价拉平的趋势更加明显。当然,能不能涨到五六万?这个要理性地看,一个方面是,现在的房价已经太高,3万左右算低价吗?一套百平米的房子好几百万,老百姓肯定买不起。另一方面,由于成本的上涨、资金的时间价值在增长,以及环境、条件、标准的与时俱进。房价从理论上不涨也是不可能的。现在,看,涨多涨少?怎么涨?还是看政府的政策导向,楼市泡沫肯定是存在的,捅破泡沫的主动权,就在政府手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