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泰君安看财政部限薪令之艰难
马跃成·铁牛
针对马明哲6600万年薪造成的社会影响,以及国泰君安逆经济危机之势“计发”百万年薪的计划,财政部近日发出了金融类国企高管将实行限薪280万的征求意见稿。鉴于中国人一直有“上政策、下有对策”的传统,人们担心这样让国企类似官员的高管们一下子降低这么多的薪水,可能吗?
从最近国泰君安就此事发表的公告中,可以看出财政部的限薪令可能最后只是废纸一张。
国泰君安的澄清公告称,对公司员工年薪百万之事有关媒体的报道实属混淆视听。虽然按照国泰君安的财务数据,应付薪酬32亿和员工3200人,算出的人均薪酬的确是百万,但是国泰君安仍坚称,“所称国泰君安2008年全年的预提薪酬费用总额(含社会保险费等其他相关人力成本费用)32元亿元,是根据公司历年的经营业绩,按照董事会通过的薪酬方案计提未经审计的数据。
国泰君安高层指出,报道中把国泰君安和其他券商应付职工薪酬总数作对比并不客观,“那些券商只有1000多人,如果除以这个人数,他们的人均薪酬比我们的高很多。”
材料显示,以招商证券15.48亿元的应付职工薪酬为例,根据公开信息,该公司有员工1200人,如果按照人均计算薪酬,也高达129万。
国泰君安发言人表示,事实上,2008年国泰君安计划发放工资薪酬10.5亿元,实际发放额为8亿元,较2007年同比下降44%。莫非真的是媒体冤枉了国泰君安?
该新闻发言人介绍,国泰君安2008年薪酬总额为32亿元,其中含补提2007年6亿元和其他福利费用。在这32亿元中,计提总额的65%用于当年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和绩效奖金;30%为以丰补歉和长期激励;5%为住房补贴,并不是当年计提就当年全部发放。按照相关部门要求,国泰君安总裁助理以上高管2008年度只发放了岗位工资,平均岗位工资额为人民币57万元,其中公司董事长薪酬实发83万元,总裁实发80万元。
当初事件报道的时候,也有国泰君安的员工表示,自己的工资只有10万元左右,高管的高工资让自己背上显得冤枉。现在高管的年薪又由于分别列出补贴、房补、津贴之类的非工资项目,也把高管的年薪一下子拉到了百万元以内。
这不能不让人想到,财政部的限薪令以后,会不会在出现类似的年薪减下来了,而其他的补贴又搞上去了?昨天《北京科技报》的文章讲,目前国内一些国企高管利用中介机构洗钱闹的也很疯狂,本来在市场经济中起桥梁作用的中介环节竟然也演变成一些人牟利的工具,真是防不胜防呀!
不管怎么说,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日益深入,减薪、限薪成为世界性普遍潮流,尤其是最近国泰君安证券“天价薪酬”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舆论一片斥责之声的大背景下,财政部印发的这份《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无疑正当其时。
其实,280万的最高薪酬封顶设计,仍有过高之嫌。有分析认为,美国政府的限薪令规定“凡是接受政府救市资金的银行或者其他华尔街机构,其高管年薪不能突破50万美元”。虽然从绝对值上看,280万人民币似乎低于美国的50万美元,但相对于各自国内的一般薪酬水平而言,前者显然大大高于后者。280万人民币至少是中国职工平均工资的100倍以上,而50万美元仅是美国2005年工人平均工资的12倍。
更不用说,美国的金融机构身份基本上都是私营性质的,而我们这里所说的都是中国的国有金融企业。美国仅仅因为接受了政府公共资金的援助,其高管的年薪便必须被限制到平均工资12倍的程度,而中国的国有金融企业,原本便属于“全民所有”的国有资产,限薪令之下企业负责人却还可以维持百倍于职工平均工资的薪酬水平。这显然难称合理,更不符合中国国情。
奥巴马在接受全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说:“如果你在接受纳税人的帮助,你就有责任不过奢华生活。”
中国国有企业是全体公民所有,出资人是所有纳税人,仅仅由上级领导任命的高管凭什么就能以纳税人的资产享受奢华生活?
最近博文:
2009.2.9
国企高管天价年薪真的被叫停了
2009.2.2
为奥巴马斥责华尔街可耻叫好
2009.1.27 马明哲的6600万高薪悬了
2009.1.22高管降薪别裁员是开发商重生的选择
相关博文:
2008.7.25
马明哲天价年薪与零费用拿地如出一辙
2008.4.1 6600万年薪动了谁的奶酪?
2008.2.19 年薪制造成分配不公的问题应当注意
2008.2.4 当前的高房价没有一点合理性可谈
2007.4.2
给“农民工”更名de七条理由
2007.2.2 国企高薪渐成社会矛盾焦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