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投机才是经济危机的根源
最近,北京有官员称:人人有产权房是经济危机的根源。
住有所居是中央既定的方针,也是人民政府的工作目标。有所居就要有所房,当然这个房不一定是产权房,但是总是要有个相对稳定的房住才行。现在人人向往着买套自己的房子,其实也不是由于人们太贪恋非要弄套产权房,租个房子就不行。
原因是人们现在没有合适的房子可租,房改前大多数家庭都是租住的公房或者是从房管局转来的私房,房改后的政策是政府非要大家买房不可,如果不买下来,租房的价格就不停地往上涨,让你租住不起。而同时房价也在不断地上涨,让人感到早买比晚买合适,越晚买越吃亏。
在这种房改政策的主导下,中国的私有房率上升很快已经达到了80%以上,成为世界私有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比美国只有60%多的私有房率,和欧洲的一些国家甚至只有40%的私有房率高出了很多。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优势贫富差距比较大的国家,私有房率比发达国家还高,其实不是社会发展和进步比发达国家更好的标志。
大约十年前一位退休到加拿大定居的老师,听说最近已经申请老年公寓了,当然这个老年公寓是租住不是买下来,在国内已经买下过单位住宅的老师何以能够适应租住别人的房子,并且也觉得很自然?老师说这在国外很普遍,因为租金很低,并且还免费提供一些物业服务,对很多低收入和吃养老金的人们来说,自己买房很困难,也没有必要自己买房。
这与国内的情况就有了较大的差距,咱们也不富裕,甚至比人家差的还很远,为什么咱们就非要人人都想买套自己的房子?人家收入与房价比在1:4.5—6才算合理,咱们的收入与房价1:20甚至1:40了,人们还要举几代人的力量买房,这确实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这几年在房地产作为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以后,把购房作为投资项目就成了一个人们的一个赢利渠道。政府号召人们要有财产性收入也是原因之一,有关部门在评定小康标准时也把有套产权房,有一定的股票类金融资产收入当成了最重要指标,这种标准值得探讨。股票收入让人们的真实财富缩水大半,产权房几乎榨干了二代人的积蓄,这种小康评它干啥?
本来人们没有产权房,也能活的很好,租套房子住没有什么不可以,这种观点一直存在。鼓吹房地产投资的人也把租赁市场当成盈利点,人们投资买房不但可以静享房产价格上涨的收益,还能从租赁房屋中得到很大的收入。这也是前几年房地产投资火爆的主要理论支柱,但是这种混乱自由的房地产租赁市场真能火爆起来吗?
房屋作为人们的基本生活条件,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放任房屋租赁市场自由发展。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和低廉的租房价格,如果期望通过房屋租赁形成经济增长点那么这个租赁市场终究就会脱离民生的轨道,如果政府鼓励人们通过房屋租赁致富,那么就一定会把相当多的一部分人挤出租赁市场。
因此,要让人们租房住,一定是要让人们有非常稳定的房屋租赁,而不是现在这样让人们像流浪者找房住,房屋能不能长期住下去,完全看房主愿意不愿意,租房价格也是说涨就涨。按照社会公平正义的原则,买不起房的人大多数是低收入人群,应该承担更少的住房成本才对,而现在租住房子价格没有很人们的收入相关。一方面租房价格和房价相比还比较低,而租房费用对很多人来说又是一笔非常大的支出,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消费。
这确实是个问题。房价太高,买了房又不能通过租房回收成本,而买不起房又要承担过高的租房成本。
一个和谐社会的房屋租赁市场起码是让租房人对房租有一定的使用权,才能让人们有所归属,才能让人们使当地找到“家”的感觉。现在人们租来的房,一不能装修,二不便制备家具,三不能长期占用。最多只能算个长租的旅馆。
可以说,现在社会上的租房一族是最弱势群体的一部分,甚至比那些能够够到廉租房的人们还不如。人们不可能愿意长久地寄人篱下,成为无房族,所以买房是他们坚持不懈的追求,高房价他们承受不了,他们就最愿意看到房价下跌下来。
但是,他们的这种强烈的购房愿望,也成为一些人指责的对象。最近北京建委发言人就撰文认为,人人追求有产权房是制造经济危机的根源。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人们不能不要咨询一下北京建委为避免成为制造经济危机的凶手,不要说所有的人没有产权方,也不要说是部分人没有产权房?只要问一下北京建委有没有产权房的人吗?
其实,这几年在房价飞涨的过程中,机关单位、政府部门一直没有停止自建房屋,没有停止分配住房。时寒冰就指出,即使是今天北京还有分配住房的情况继续发生。房价飞涨并没有对官员们享受公共福利造成影响。而在一些地方,官员们住别墅,盖高档住宅区的情况也是屡禁不止,这当然是利用公权力为少数人谋私。
自己低的多的价钱,把最好的房子买下来成为私产,甚至违法违纪都敢于冒险,怎么别人想买套社会上的高价房就成了经济危机的推手,怎么就非得让别人租房住,并且还是社会上的散租房屋。
自己有了产权房,尽量帮助别人也买得起房,这是才是政府公职人员的责任。政府对房屋租赁市场能够进行统筹管理,帮助人们有个租来的“家”也是应当的。
西方发达国家对私人租房也有众多的规定,也是对租赁者有助多的保护措施,比如租期的约定不能让业主一家说了算,价格也是政府拟定价格,并且长期不变。像咱们这样把房地产投资当成经济增长点的不多,把房地产投资当成致富手段的更是绝无仅有。
现在,金融危机首先在并不是私有房屋最多的美国爆发,就说明产权房多不多不是危机的原因,而把房屋当成投机的工具才是危机的根源。
相关博文:
2008.10.30 警惕:房市危机已经初露端倪
2008.10.29 高房价下救市只有降息是不够的
2008.10.28 退房承诺的实质是死扛高房价
2008.10.21 无条件退房类似次贷危机陷阱
2008.10.23 实现房价软着陆是房地产新政目标
2008.10.23 房产新政本质是民生将加速房价下降
2008.10.20 中央政府政策好:“降价救量”救楼市
2008.10.22
救市者救房价的目的昭然若揭
2008.10.22 楼市健康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2008.10.21救市的立论基础存在问题
2008.10.21
无条件退房类似次贷危机陷阱
2008.10.20 靠政府补贴救不了房市颓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