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揭开高房价下的弥天大谎
高房价实在是高,那么高房价究竟是怎么造成的呢?与十多年前相比,人们可以感到今天的房价已经上涨了十几倍,当时由于人们的收入有限,几百元/平米的房价人们也是承担不起,但是当时有公房可以居住使用,商品房对人们的生活基本上没有产生什么影响,有钱人买商品房,工薪阶层以优惠成本价买公房,人们各取所需,也相安无事。
今天不同了,十几年后城市扩大了好几倍,但人们面对的住房矛盾反而越来越尖锐起来了,房价连续以10%的速度增长,人们面对高房价的邪涨,购房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很多人都不明白,房价何以高速增长?人们哪来的这么高的购房热情?
5月份本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6%。普通住宅价格增长最快。在新建商品房中,5月份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0.3%,非住宅价格同比上涨5.3%。在新建商品住宅中,今年前5个月普通住宅价格同比上涨了11.4%。
通常情况下,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人们就相信了地价推动、供不应求、资源有限、土地供应减少等等说法,以为房价上涨完全是市场释然,是经济规律在发挥作用。但是最近的一组统计数据却让这样的弥天大谎昭然天下,这正说明当前的高房价很大程度上是人为的推动,房价继续邪涨说明政府调控的力度还是太温柔了。
一、住宅用地出让均价同比下降25%以上。
6月29日的《京华时报》报道,记者从北京市土地储备中心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北京市已成交和正在交易的住宅用地共计33块。已成交住宅用地出让均价为2520元/平方米,同比下降25%以上。今年1至6月,北京出让成交土地共计307.26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261.34万平方米的供应量增长了17.6%。其中,含住宅性质的土地27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4%。
今年土地供应的郊区化趋势十分明显,正是由于土地供应向郊区倾斜,以及占住宅供地面积四分之一的两限房用地的推出,拉低了北京土地出让均价。
二、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现房销售面积比去年同期下降48.1%。
今年1-5月,本市商品房销售面积继续下降。由于市场供需结构矛盾依然突出,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仍然高位运行。1-5月,本市商品房现房和期房销售面积继续较大幅度下降,现房销售面积为159.5万平方米,期房销售面积为509.8万平方米,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48.1%和20.3%。在商品房销售中,住宅现房销售面积115.4万平方米,下降56%;住宅期房销售面积404.6万平方米,下降31.8%,分别比一季度上升3.3个百分点和9个百分点。
销售放缓的同时价格指数上涨迅速。今年1-5月,本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累计为109.2%,比去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自年初以来,各月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呈逐渐上扬趋势。1-5月,新建商品房销售价格指数累计为109.1%,其中5月份为109.5%。
三、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同比回落7.3个百分点。
据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本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32.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8%,增幅同比回落7.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280.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7%,增幅同比回落21.3个百分点。另外,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经济适用房住宅完成投资5.9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56.3%。
四、
商品房新开工面积比去年同期下降29.5%。
到5月末,本市商品房施工面积为7977.9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3.5%。其中,今年商品房新开工面积718.6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29.5%。在商品房中,住宅施工面积和新开工面积继续呈下降趋势,分别为4452.7万平方米和455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6.4%和25.7%。
五、经济适用房住宅施工面积比去年同期下降33.9%。
自今年年初以来,商品住宅新开工面积连续较大幅度的下降,将一定程度上影响未来住宅市场的供给。5月末,经济适用房住宅施工面积315.4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33.9%,其中,今年经济适用房住宅新开工住宅面积56.5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22.6%。竣工面积保持年初以来的增长趋势,达84.1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85.7%。
在出让成交土地比去年同期供应量增长了17.6%的情况下,土地价格的下降是有道理的,同时双限房政策和大块土地的远郊化都是土地价格平均下降的原因。但是与土地价格下降相反的是大量郊区楼盘的推出却让北京的房价继续以10%的高速增长。现在动辄上万元/平米的楼盘,其中的土地成本也就千把块钱,以前的囤积土地应该比最近的招拍挂价格更低,拿土地说事实在是有点不够厚道。
看来政府的调控政策有必要更有针对性才行,土地供应量增大,开发量就不能不跟上来,开发商继续捂盘惜售也应当付出必要的代价才行,再也不能让房地产市场在少数人手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了,不然还不知闹出多少怪事来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