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主张明哲保身?

标签:
杂谈文化 |
分类: 文史热议 |
孔子主张明哲保身?
丁启阵
《学而》: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爱护百姓,不滥用劳役使唤百姓,这是关心人民。
《为政》: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请注意,孔子是提倡见义勇为的。
《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人家执政大夫在家里用天子规格的乐舞娱乐,跟孔子有何相干,他要如此愤怒。况且,执政大夫是好惹的角色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这种事,缄默不言才对。
《公冶长》: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远在鲁国的弟子,如此牵挂,哪有一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嘛。
《公冶长》: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不关心他人的孔子,怎么会在乎老者、朋友、少者的是否得到安顿,是否信任、感念自己呢?
《述而》: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几根肉干,是不足以打动一颗自私冷漠之人的心的。
《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待在马厩里的人,大概是下等人,贵为大司寇的孔子却如此关心,完全不是高高挂起者的姿势。
《乡党》: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朋友死无所葬,孔子挺身而出,圣人里的雷锋呀!
《先进》: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一个弟子早死,不懂关心他人的人,完全可以用“人各有命”四个字轻轻打发,哪里用得着大放悲声呢?须知,孔子当时已经一大把年纪了。
《颜渊》: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成人之美,雷锋行为。
《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不但要求统治者关爱本国百姓,还要向外国百姓示好,孔子管得跟国际警察一样宽!
《阳货》: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迷其邦,仍由自己的国家处于迷途、混乱状态。这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孔子表示这是不可以的。
有谁见过,一个不懂关心他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是像孔子这样诸事操劳、忙碌不已、苦口婆心的呢?
《宪问》:“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曾子的话应该是对孔子这句话的解读,意思是:君子应专注于本职。说的是对礼制的遵守,不是明哲保身。从孔子屡次严词谴责卿大夫僭越行为看,这句话,他可能是作禁止之词用的。即告诫卿大夫,各守本分,不得越职胡来。